与部下紧急商议后,忽儿札胡思立刻行动,领本部人马并诸帐人口、牛羊,逃也似地向金山方向而去。
岳飞很高兴,忽儿札胡思一逃,那么他就可以主持划定牧场,得了好处的漠北诸部,就几乎再也不可能重新投靠克烈部了,而且汉军也可以名正言顺地以追杀忽儿札胡思的名义,召集草原诸部向西域进发!
中原王朝对于草原的征服,难度从不在于“剿”,而在于“抚”,毕竟游牧与农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基于此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也彼此不同,想让二者长期和平共处的难度太大了。
在铁路和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前,如何让草原牧民变得能歌善舞呢?
王伦对于这个问题思索了许多年,他朝前看、往后看,与众臣商议出了一个勉强可行的办法,那就是继续延续唐朝以来的方式,对草原诸部划定牧场,这样就可以将某个部落的游牧区域限定在某个范围之内。
然后通过朝廷支持、鼓励并大力推动的贸易行为进行经济上的绑定与互补,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修建作为互市的城镇,这样就可以以道路、驿站为纽带,将中原王朝的势力向草原不断延伸。
此外就是通过信仰的改造,将草原信仰的“长生天”改造为从属于汉人信仰的“上天”,在神话、民族起源、宗教方面形成更深层次的绑定。
信仰的改造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用华夏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影响草原,这一步更为艰巨。
所以岳飞现在要做的,就是划定牧场、加强商贸,至于忽儿札胡思的脑袋,说实话并不重要。
岳飞强势进驻斡鲁朵城,这座回鹘帝国时代的都城号称漠北最繁华,但在岳飞看来,大约只有几分河北行省某个大县城的规模。
于是岳飞一面在斡鲁朵城将情愿归顺的诸部落召集而来,开始瓜分克烈部的牧场、人口、牛羊,一面派杨再兴领东部草原诸部继续追击忽儿札胡思。
至于封狼居胥、禅姑衍、祭北海,眼下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