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与张择端已经领着一群官员,跟随着后勤运输车队昼夜向斡鲁朵城赶来,王伦赐张叔夜一支仿刘氏汉朝的节杖,张叔夜拄在手中根本舍不得松开。
这可是“赐节”啊,虽然真正的“持节”在岳飞手中,但一想到能够效仿先贤苏武,张叔夜就激动得浑身颤抖。
老先生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在前宋时的万种憋屈,就随着洪武年间的昂扬奋发彻底消散,这才是我泱泱华夏、中原王朝该有的气象啊!
张叔夜一行人是从大定府经临潢府直抵捕鱼儿湖南岸,然后转道向西,沿着弓卢水向斡鲁朵城进发的,这一路只有岳飞大军行进时留下的一点儿车辙印,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道路修建过来。
在弓卢水中游,张叔夜停歇了两日,这里已经被岳飞划定为乞颜部的新牧场,合不勒迁徙了些部落民前来,这些牧民百姓们好奇且敬畏地注视着这一支打着汉家旗号的队伍。
随行的民间商队自发地开设了集市,弓卢水的北岸也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有岳飞大军在前,汉军的军纪让许多漠北牧民第一次有了模糊的“王者之师”的概念。
戒备心理与隔阂已经初步消失,于是迁徙而来的牧民们也试着与汉人们接触,然后欣喜地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别并不大,除了语言、饮食习惯、服饰不同之外,所有人都是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奔波着、忙碌着。
一支小小的传令骑兵队伍风尘仆仆地赶来,给张叔夜送来了西夏战场最新的情报。
张叔夜激动得将捷报反复看了数遍,高声大喊:“张工部何在?”他问的是工部侍郎张择端,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这个朋友。
张择端此时正在带着一群徒弟和几个工部的官吏在弓卢水附近视察,在张择端的要求下,几个徒弟已经开始以木炭笔绘制图形,工部的官吏则讨论起了在何处设驿站、商栈,从而加强中原的辐射与影响力。
“小张,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