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总感觉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污染,看着天幕中欠抽贴脸开大的博主,一股怒气顿时油然而生,但他还拿不了对方怎么样。
只能干瞪眼,自己吃瘪气自己。
而作为被万朝议论的当事人李煜早已麻木。
“......”
脸丢都丢了,还能咋滴。
“李煜的词并不掉书袋,理解起来不难,可我们毕竟没经历过李煜大起大落的人生,理解起来又很难。”
“清朝有个叫纳兰性德的,模仿了李煜词风一辈子,可终究不能像他。”
“李煜上承以温庭筠为代表花间派,下承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是宋词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彪炳百代,横亘千秋!”
从政治层面来看,李煜无疑是失败的。
他在位期间,南唐国力本就已日渐衰弱,内忧外患不断。
面对北宋的崛起,他推行消极的守业政策,以宋廷为尊,不断向宋廷献贡大量财物,甚至下令贬损仪制,更改官号和部门名,试图以此来规避宋廷、表示臣服。
虽在短期内保障了边境的安定,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
赵大:怎么越听越耳熟?
“......”
还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在宋军准备过江时,面对商人烧宋军战船的请求,他因畏惧而不敢答应。
面对北宋的威胁,他往往犹豫不决,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和行动魄力。
最终,南唐在他的手中灭亡,他自己也沦为阶下囚。
正如教员评价他“多才多艺,但是无奈不抓政治,终于亡国”,陆游也认为他的仁爱虽足以感动那些亡国的百姓,但最终不能保住国家。
不过,也应看到,南唐自李昪篡夺吴国皇位以来,国家政权就时刻面临倾覆的危险,国力逐渐衰退。
李煜接手时已是个烂摊子,他虽有挽救国家的想法,却因自身能力不足和局势的复杂性,未能改变南唐灭亡的命运。
然而,李煜在文学艺术领域却有着非凡的成就,堪称一代宗师,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
从个人性格角度分析,李煜具有赤子之心,为人天真单纯,这在他的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总是真情流露,毫不掩饰内心的情感。
但这种性格也使得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显得优柔寡断、软弱无力,不善于权谋斗争。
他生性多愁善感,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失落王国的痛惜,表现出他难以摆脱的忧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赵二:我称之为没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