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穆晶晶报出六千五百万两的报价时,全场的目光都朝柔国方向聚焦了过去。
毕竟柔国在八国中向来没什么存在感。和以往低调不同的是,这次柔国竟然破天荒的以一国之力压着睆国和昊国打。
别以为六千五百万两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个小数目,国家每年的税收除掉一些固定的开支外都是有数的。
柔国本就不是什么富国,拿出这些钱买一个看似高大上但实则意义并不是很大的爵位值得吗?
像乐国这种资金流最充裕的国家要一口气拿出这些钱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是他柔国?
况且柔国不是女王当政吗?他们费尽心思争这个爵位又是为了什么呢?
虽然众人心中有诸多不解,但面对穆晶晶这个报价也确实给震惊到了。
可能很多人对六千五百万两没什么概念。但如果明白明朝万历三十年的年度财政收入为两千两百九十五万两,这已经是明朝两百七十六年中的最高记录后。你就明白这六千五百万的分量了。
况且这两千多万两还只是收入,还没去掉一些固定的开支。若是把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全算下来,那大明一年盈余下来的银子几乎微乎其微。就这数据还是在张居正大力改革后才做到的。
可能这么一对比,大明在财政方面就显得太弱了。可若是再拿宋朝的数据比一下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据史料记载。?北宋熙宁到元丰年间?,北宋岁入达到峰值,大概六千万贯?上下。宋朝一贯钱大约就是一两银子。
而到了南宋就更恐怖了。岁入直接飙升到了一亿贯。可以说南宋以半壁江山演绎出了封建王朝岁入史上的奇迹。
看完南宋,在回过头来看看柔国,其实这些能拿出这点积蓄也是能接受的。毕竟柔国女王这次是下了死命令的,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爵位。那自然是掏干家底也要上咯。
毕竟这个爵位在其他国家有什么用不知道,在柔国可是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战略走势的,所以柔国这回才会表现的如此激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穆晶晶首尾难顾。
听完穆晶晶的报价,脸色最难看的莫过于拓跋友荣和马秋两人。他们现在已经叫价到八千万了。平摊下来每家也要四千万。
这四千万对他们两国来说已经算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