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轲和燕王之间的那些离经叛道的想法,与当今朝廷相比只是小得不值一提,实际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些不过是年轻人无心之谈。
"今天的这消息非常重要,既然胡大人愿意给我脸面,我也自应当有所回报。
"
徐允恭此时虽然心中激荡不已,然而话语仍保持平稳,显得庄重无比。
尽管父亲打天下时他在旁陪伴,生活的条件虽已略有提升,但四邻并不友好,并不足以让他感到满足。
但他是个聪明听话的孩子。
在父亲以战功稳固军中地位时,特地邀请了一流导师传授学习之道。
对大贵族子弟的第一要求就是不露情绪,不论喜怒都需收于心中。
“请问指挥使有何厚礼?”他问得礼貌得体,却又不失机锋,期待着对方的回答。
在真正的明代儒生之间,提及礼物的场合中,这样的直接询问是少见而显谦卑的举动。
但在眼下,尽管这里有着读书人,胡轲却是非寻常套路之人。
后世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确在方法与理念上各有千秋,并非一刀两断。
华夏五千年历史铸就的独特性格与智慧,在漫长岁月间演变而不尽改变。
文化内容可能多样,世界观的理解方式亦不同,但在最根基的伦理核心下,塑造个人精神的方法始终稳定。
胡轲表现得从容大方,这并非仅仅因为过去的学识,他的桀骜出自长期与成人世界的交锋和对抗,这铸就了更强的勇气,同时经历过死亡的他,深知生命的意义与珍稀。
在这一刻,徐允恭提出送礼的意向,胡轲不能错过展现自己的机会。
上位者的言辞常常显得不可靠,因为有权势之人可能会过度自信自己的权力所赐的能动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口若悬河看似轻松,答应送出的东西是真实的想法,但当真要行动时,他们往往才会理解自己的许诺并未充分考虑现实中的权力结构,可能并行不通。
就在这一刻,假设上级看在你工作投入的努力上,在年终晚会的时候开怀畅饮了一番,心神为之高涨,当场向众人宣布将给予你一个极为丰厚的年终奖金。
以该高层的角度考虑分配的资金与他们现有资源相比,不过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笔支出。
用这笔小小投入便可收买住一名人才,在各种层阶的领导群体看来实属划算。
虽然这部分高层自身倾向于此做法,但对于正式结构下的企业而言,执行起这类举措却并非易事。
不单是因为高层上面还有一层层的管理层,任何决策的产生都会超越单一人员的能力范围。
接下来的流程则更可能出现原先高层未预见到的情节,使整个过程未能如同预期一般顺利。
因此,很多时候老板诚恳的许诺往往到最后一刻便被模糊化、虚无缥缈化,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愿景。
当然,上述描述适用于那些还稍有良心的高层人士。
对那些真正将压榨员工视作职业手段的人来说,这并不适用。
明显地,许允恭目前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有些许可靠。
因此胡轲决定乘胜追击,利用他的发言积极性,催促其为他兑现实际利益。
“不知胡先生您希望得到何种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