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现在已经是春末夏初的时节了,就算站在大殿外,也没有感到丝毫的寒凉。
相反的,如果进入太极殿,就算你站累了,也不敢有丝毫的其他动作。皇帝坐的那个位置,可以轻松的看到在场所有人的每一个动作。你是绝对躲不开的。
柳源跟着所有人,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后,悄咪咪的走到一旁,盘腿坐在地上,靠在柱子上打起盹儿来。
大朝会其实办正事儿的的时候不多,没办法,人太多了。
有道是人多眼杂,人多嘴杂。很多时候,人多了,往往意见也就多了;意见多了,你再想做出决断,受到的影响和牵绊也就多了。
很多时候,发表意见的人,真的就是单纯的发表意见,赞同或者反对。
这些人的口花花很多,但是真的要落到实处,需要他们给出实际的可行性方案,他们又啥也干不了了。
所以,真正谈正事儿,处理正事儿的时候,是在每五日一次的小朝会。
大朝会的时候,整个朝堂上,谈论政事儿的比例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更多的时候,朝臣们其实干的就是两件事儿,一是拍皇上马屁的,二是弹劾朝臣。
今天也是一样的,朝会开始的前半个时辰,陈伽罗收到了为他歌功颂德的诗词歌赋有十多篇。
柳源一度怀疑,所有的官员们,是不是将毕生的才华,都用在了研究如何拍马屁上了。
那遣词造句的本事,欲扬先抑的手法,含蓄内敛的表达,每一句话,都能说在陈伽罗的心坎坎里。
柳源身上的鸡皮疙瘩,就没消下去过。
真的,柳源他算的上是青楼里的常客了,那些文人雅士们为了博美人一笑,做的那些个赞美青楼女子的诗他也是听了不老少了。
柳源现在才明白,凭什么那些酸文人只能流连于青楼雅肆之间,而人家这些官员们却能堂而皇之的立于庙堂之上。
那差距,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慢慢的,歌颂陈伽罗的奏章越来越少了。中间穿插了几封有关实事的奏请,大多也没什么新鲜的,陈伽罗直接让他们将奏章交由各部代为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