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蒙汉译官解释后对着还在望着水潭另一侧村落狞笑不止的王三刀就是一脚,后者才反应过来,忙鸡啄米的点头。然后,得到指令的王三刀便单人过了两子瀑,来到了距刘士仁距二、三十米的地方。
老族长看着越来越近的王三刀,当初,自己可是为了保全他不受伤害才赶他离村,这下策其实于私也是保护他,王三刀如果懂得其中的道理,还应该道一声谢。“王三刀,汝未上凌霄城,却去投了鞑子?如今带大兵来此,莫非想端了刘家村不成,汝可念得当初吾待汝不薄?”
王三刀摆出一副小人得志的神情:“哼,待吾不薄?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体,此乃不薄?此番前来,皆拜族长所赐,三刀下山后投了石头寨,阿兰酋长大人大量,收下了我,今日前来,只为三件事!”
果然是有目的的,看来还有商榷的余地,刘士仁按下不豫:“三件何事,姑且说来听听!”
“好!快人快语!其一,交出那个外乡人,带往大坝军民府听候发落;其二,从今日起,刘家村须得按人头向大元朝廷交纳赋税,断绝与凌霄城长宁贼军的一切来往;其三嘛,由吾担任刘家村之里正、族长!否则大元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刀兵相向,刘老汉,汝可知下场如何?”
往日王三刀对刘士仁还算恭敬,几日不见,已判若二人,但刘士仁哪里有时间顾及,他一听这三件事,当即就发难了。每一个要求,都不是轻易能答应得了的。
对第一条,一听就知,这必是王三刀的投名状,至于他到底是如何向石头寨添油加醋、还最终说服了鞑子出兵,却不得而知了。
刘士仁原来打算与那东婆罗国特使交好,以便将来使刘氏受益,然则事情还没有个一二三,就被鞑子盯上,此事就有所棘手了。他又想到近几日李芗泉的所作所为,似乎皆是诚心帮助刘家村,这让他一时有些犹豫。
在刀兵相加与受益之间,刘士仁一时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但他总算快刀砍乱麻,果断的作出了谁最重要的决定,此一时彼一时,这位特使大人也许真能带给刘家村风光,红薯也许真能填饱肚子,但这些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与眼下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虞相比,孰轻孰重很明显。
小主,
只是特使大人有恩于吾村,现在将他交给鞑子,这将来啊,势必内心要受到鞭策、良心要受到谴责,唉,不得已而为之啊,对不住了!
至于第二个嘛,自古以来,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处于管理之下,一般以是否交纳赋税为依据,此条多半是鞑子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将刘家村纳入蒙元的管理之下,脱离凌霄城管辖。
从内心上讲,刘士仁对鞑子痛恨有加,堂堂大宋子民,怎能屈服于这塞外蛮夷,可世道不同矣,诸多不肯臣服的,多半骨头都找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