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虏将军: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征西大将军:东汉之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吴亦置。
征南中郎将: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中领军:曹操为汉相时置领军,后改为中领军,第三品,掌禁军,主五校尉、中垒、武卫三营。蜀亦置,并有领军、前领军、行领军。吴称领军将军。
中军师:魏置,为丞相属官,第五品。
中散大夫:秦汉诸大夫有中散大夫。凡大夫皆职掌言议,顾问应对,无固定职事。魏时为第七品,秩六百石。
中郎:秦置,汉沿之,属郎中令,其长称中郎将。汉武帝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以五官中郎将统领中郎。曹魏置中郎,隶光禄勋,第八品,秩六百石。
中郎将:秦置中郎将统领供事禁中的郎中。汉武帝时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秩皆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侍从天子、随行护驾。东汉时其职主要为协助光禄勋考课察举三署诸郎,后还遣其领兵,增加各名号中郎将甚多。
中监军:蜀置,为加官。
中书丞:三国吴置,为中书监、中书令的属官。
中庶子:周代始置,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管理。汉沿置,为太子属官,职如侍中,为太子近臣。秩六百石,第五品。
治中从事史:汉置,是州刺史的助理,主州府文书案卷,居中治事,与别驾从事史分别为州府内外总管。
主记:东汉州郡设专管记事、簿书的主记室,主记室员是主记室史,简称为主记,是州郡中仅次于主簿的亲近属吏。魏沿置。
着作郎: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
昭德将军: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魏置,为第五品。
昭信校尉: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州牧:古分九州,每州置牧,为一州之长。汉武帝时分十三部州,每州置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成帝时改为州牧。后复为刺史。灵帝时又改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已由监察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刺史是汉朝一个州的最高长官,后来刘焉建议东汉政府把州刺史改称州牧,扩大了州长官的职权,使得军阀割据的形成。在汉朝,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郡相当于现在的市。
太守是一个郡的长官,就是市长,比州刺史和州牧(省长)小一级。郡下有县,户以上的县的长官叫令,户以下称长。县级以下是乡,乡以下是亭。
州刺史和州牧的区别:1,先是官秩,刺史是两千石{或者叫真两千石太守也是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两千石高一级{比两千石低一级的叫比两千石};
2,州中有刺史就没有州牧,反之亦然,州刺史在本州岛晋升为州牧是很常见的;
3,刺史是州的常设官,但州牧不是,所以不一定每个州刺史都能晋升为州牧;
4,通常在用兵频繁的地区设置州牧,这样来看,州牧是握有比州刺史更强的军事权。需要补充的是,尽管州牧的职权比州刺史强化了,但太守的职权并没有弱化,太守的地位仍然和州牧差不多和州刺史比几乎完全相同,和州牧比大致相同,因此太守应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一职。
综上所述,唉,反正记不住,只能先列出来,不然到时候安排不了!
本篇节选及主参考 @郑飞(北京)的文章,大佬辛苦了,写的很好,想多用一点,是想用之前给您打招呼,但不知道怎么找您,就在这里@您了,非常感谢,如果您有觉在下引用不便,请联系在下,在下自行删除,感谢感谢!!!
好了,我不矫情了,署衙内先被押入一人。
且看下文押入那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