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耀】
费耀,费曜、费瑶、费繇,曹魏将领。魏初,参与平河西之乱。明帝时官任后将军,跟随曹真、司马懿多次对抗蜀汉。
【辛毗】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祖籍陇西。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辛毗跟随其兄辛评为袁绍效力。官渡之战后,扫清袁氏,辛毗后归曹操。
魏明帝时,封辛毗颍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以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逝世后,谥号肃侯。
【夏侯玄,重点对象】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思想家、文学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的表弟。
【泰初】
关于夏侯玄的表字,《三国志》等作“太初”,其余的史料记载多作“泰初”。
考当时应并无太字字形,仅有“大”字与“泰”字同音而常被作为“泰”字简写,现史书记载的“太”字应均为后世所改。两种记载并存时,当以“泰”字为正。
夏侯玄少年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称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袭封昌陵乡侯。魏明帝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少帝曹芳继位后,拜散骑常侍、中护军,保卫皇宫。后任征西将军,任内与曹爽策划骆谷之役,大失人心。
高平陵政变后,被夺去兵权,改任大鸿胪、太常卿。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杀死大将军司马师,改以夏侯玄执政。事泄被杀,夷灭三族,夏侯玄死时年仅四十六岁。着有文集三卷,如今已佚。
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被太傅司马懿评价“皆大善”。
博学多识,才华出众,精通玄学,成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人物。
【弱冠知名】
夏侯玄是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夏侯尚之子。
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去世,夏侯玄承袭其爵位昌陵乡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侯玄少时便有名声,在弱冠时,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因在和毛皇后之弟毛曾同坐时面露不悦,而被魏明帝曹叡记恨,贬其为羽林监。
人称【蒹葭倚玉树】,就是芦苇倚靠着玉树。
【建议时政】
景初三年(239年),少帝曹芳即位,由夏侯玄的表亲、大将军曹爽(夏侯玄为曹爽姑姑的儿子)辅政,夏侯玄升任散骑常侍、中护军。
夏侯玄在中护军任上,选用的武官将卒,都是一时俊杰,后来大多官位显达,“牧州典郡”。《魏晋世语》称他选拔人才的标准、方式,成为了后继者的楷模。
太傅司马懿曾经与他谈及时事,夏侯玄提出了“限制中正官权力”、“除重官”、“改服制”等政治制度,被司马懿赞同,然而司马懿却以时机不成熟、缺乏贤才去具体实施为由没有施行他的建议,这一点受到了夏侯玄的责备。后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军事。
【骆谷之役】
正始五年(244年),夏侯玄与曹爽一起策划骆谷之役。征发六、七万兵卒,自骆谷入蜀,但粮饷难以供应,耗费大量人力物资,司马懿举昔日汉中之战的结果为例,认为蜀汉已据险以待,如若再不撤退,恐将全军覆没。
夏侯玄害怕,于是劝说曹爽撤军,大将军参军杨伟也力劝班师。曹爽这才下令撤退,途中遭蜀汉重臣费祎截击,险些被困。
此役“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为时人所嘲笑。
【入朝被抑】
正始十年(249年),夏侯玄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不久改任太常。夏侯玄为司马氏所抑制,郁郁不得志。自从被征回朝廷后,从不结党营私,也未蓄养美姬。
据《魏氏春秋》记载:
当初,夏侯玄的叔叔、征蜀护军夏侯霸与他一同被召入朝,夏侯霸将南逃至蜀汉,想劝夏侯玄一起离开。夏侯玄说:“我怎么能为了苟存自己而投降敌国呢?”于是接受诏命前往京师。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去世后,侍中许允对夏侯玄说:“没有可以忧虑的了!”
夏侯玄却叹息道:“士宗(许允字),你怎么看不清时事呢?此人(指司马懿)尚且能够以世代的交情善待我,而子元(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字)、子上(司马懿次子司马昭字)是不会容忍我的。”
【曹魏许允:字士宗,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名士,官至中领军。与李丰、夏侯玄相亲善。李丰等谋诛司马师事败后,许允徙为镇北将军,假节督河北诸军事,还未上任,就被司马师流放到乐浪,途中去世。】
【蜀汉许允:三国蜀汉将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许允担任前护军,执掌禁军,同样参加北伐的蒋琬曾担任左护军。后许允继续跟随诸葛亮进攻曹魏,官至偏将军、汉城亭侯。】
【从容受刑】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密谋杀大将军司马师,让夏侯玄代替他为大将军,张缉则为骠骑将军。
李丰暗中将此事告诉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说:“你们几个人在内廷,不法的事很多,大将军这人严厉刚毅,反复强调,张当的下场可以作为鉴诫。”苏铄等应诺听从他的命令。
司马师秘密得知了他们的计划,于是请李丰来相见。李丰去后,立即被杀。这件事下交给主管部门,逮捕了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刘贤等人,押送给廷尉监管。
夏侯玄到廷尉,不肯写罪辞。钟毓自亲自审理此事。夏侯玄严肃地责备钟毓道:“我有何罪?你要作为公府的令史来诘问我吗?那供辞就请你代我做吧!”
【钟毓(不详-263年),字稚叔,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机灵敏捷,有其父之遗风。随平诸葛诞的淮南叛乱,拜青州刺史、后将军,都督徐州、荆州诸军事。
景元四年(263年),去世,追赠车骑将军,谥号为惠,着有文集五卷,见《隋书·经籍志》及《两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钟毓因为他是名士,名节高而不可屈服,而在当夜就写出了罪辞,装作流泪交给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完后,只是点头而已。
之后,廷尉钟毓上奏说:“李丰等人阴谋胁迫君主,诛杀宰辅,大逆不道,请依法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