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弘亿说得不准确。
钱弘偡不是回不去湖州,而是,完全没必要回湖州。
此时此刻,就算给钱弘偡配一辆仰望U8,一路开到湖州城下,也正好赶上“城头遍插大唐旗”。
腊月初八,长兴城破,一支唐军没有参与打扫战场、分享战利品,也没有停下脚步,这支队伍,就是“消失的宁国军”。
腊月初九,屠城的恐慌,已经从长兴蔓延到了湖州地区,防御使杜建孚立即向杭州方面写信求援。与此同时,齐象率军进入了龙华山地区,六千人马随即引入山林。
腊月初十,也就是李景达骚扰清溪河口的当天,杜建孚率领镇军一千、都军三千,火速支援长兴。
事实上,南唐军队出现在长兴西关的时候,邹涛已经派人给杜建孚送信了,要求增兵。但是,由于宣德军节度使钱弘偡不在湖州,他不敢妄动,同时也认为,长兴有邹涛、鲍君福驻守,支撑半个月是没问题的。
谁能预料,长兴连半天都没支撑下来!
所以,长兴城破的消息,杜建孚是从逃难百姓口中获悉的,当下,也不顾的僭越与否,亲率军队支援,副将正是乌程经略使郑松林。
同日,清淮军分三路,左右两路人马,分别进攻安吉、德清,郑彦华亲率中路军五千,浩浩荡荡、招摇过市地向湖州开拔。
两地距离,四十里而已……
双方谁都没能如愿,到达想要去的城池,反而在龙华山南麓,碰头了。
安营扎寨,两军对垒,斥候出动,打探消息。
当得知对面领军将领是郑彦华的时候,杜建孚轻蔑一笑,说了句——
“我当是谁,原来是屠猫将军。”
听说过屠龙、屠虎的说法,用来彰显一个武将的勇猛,用“屠猫”来形容一军将领,着实是侮辱人了,猫再厉害能有多大个头?
明代《汀州府志》记载:“彦华少隶节度使李弘义帐下,尝射杀乳虎”,乳虎,就是小虎仔。
杜建孚何敢如此自大?因为,他的确很猛。
“湖州杜氏”在吴越时期,也是一个大家族,它的创始人,正是“八都兵创始人之一”东安都将领杜棱。
杜棱是杭州人,早年追随钱镠,在大名鼎鼎的“越杭战役”中,屡次击败淮南军,先后担任过镇海节度使、润州司马、两浙诸军都指挥等,光启三年,担任湖州制置使之后,就将湖州作为自己的基本盘(小藩)。
杜棱有三个儿子,杜建徽、杜建孚、杜建思,《十国春秋·卷八十四》对这三人的评价是“皆以武艺称焉”。
公元961年,三兄弟已死其二,杜建孚还活着,却……比较尴尬,他治理内部事务不如大哥杜建思,武力值不如二哥杜建徽,客观地评价,正如《十国春秋》里写的“往来经度二兄其间”,说好听点,文武双全、面面俱到。说难听点,一瓶不满、半瓶晃荡。
乌程经略使郑松林补充道:“杜将军,这个郑彦华,昔日是闽将,世居福州。”
乌程是县级单位,历史上,也出过名人,比如孙权的孙子、东吴最后的皇帝孙皓,就曾在乌程封地,成为“乌程侯”。
地方实在不大,吴越期间,完全就是湖州的附庸,一州一县的城池,也几乎连成一片。
杜建孚说道:“本将知道,他还在李儒赞手下做事。哼,李儒赞如今都归顺我国,他算什么东西。”
郑松林附和:“郑彦华虽沽名钓誉之辈,可长兴既破,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
毕竟,邹涛可不是酒囊饭袋!
杜建孚微微点头,说道:“乌程都兵抢占高位,抓紧征调附近民夫,修筑工事。”
“将军,不进攻吗?”
“唐寇侥幸获胜,如今气焰正盛,要避其锋芒,先要坚定守住龙华一线。”
郑松林一皱眉:“我军兵力,并不占优势。”
“无妨,三日之内,秀州、杭州援军必到!”
“不过,看唐寇的样子,是打算速战速决了。”
一经提醒,杜建孚站在高处,眺望之下,也不由得心中震撼——
遮天蔽日的唐军国旗,一片鲜红,如同漫山遍野盛开的凌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