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得到消息说和州已经丢失,王德于是率领他自己的部下士兵渡过采石滩,邀约张俊明日攻入城内再聚餐会食。当他带领军队来到中流后,听闻敌势非常众多,于是他的部下胆怯不敢向前,王德驱赶他们赶紧上船,然后他自己也跟着大家登上了船舟。可是张俊仍然停宿于江中,不肯有任何动作。王德率领众兵直接到了城下,敌人这才慌忙退屯昭关一带去了。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中旬,宋帝赵构给诸位大臣们说:“中外议论纷然,以为敌人逼迫长江最为担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年间有很大不同。建炎年间,我军全部退保江南,杜充只是一介书生,并不懂得军事,他派遣偏将贸然轻易与敌交战,使得敌人有机可乘,随使敌人猖獗肆虐。而今形势则不同:韩世忠屯驻淮东,刘锜屯驻淮西,岳飞屯驻上流,张俊正在从建康进兵前渡,如果敌人窥视江南,那么我们的士兵就可以从后面捣击他们空虚之地。即便是现今空虚着镇江一路,用檄文传呼敌人渡江,他们也不敢过来。”后来的事实证明,宋帝赵构料事如神,果然敌人就没有敢过来。
由于金人朝廷这时已经逐渐腐败,内讧不断,金军将领士兵的战斗力已经远不如前了。金人将士当中许多人,甚至包括金人第一员猛将韩常当时都想投降岳飞。因此,这时,东宣抚司都统制王德,与金人大将军韩常在含山县东部发生遭遇战,两位当时最为英武的将领遇到了一起,并没有发生人们想象的一场恶战,而是英雄相惜,互相敬重,稍微发生了一些战斗,金人韩常就带领士兵败走了。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已经死去的宋帝赵佶追封为天水郡王,将宋帝赵桓封为天水郡公。这样做的原因第一是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天水郡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天水郡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侮辱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下旬,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判官刘锜,淮西宣抚司都统制王德,统制官田师中、张子盖,与金人战于柘皋镇。
在大战的前一日,刘锜带领大军来到了柘皋,与金人遭遇,于是夹水而列军阵。当初,金人退兵时,认为宋廷已经诏令班师,宋军不敢拦截,于是每天悠悠逛逛,每日行动甚是迟缓,结果到了尉子桥时,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雨。来到石梁河时,河水湍急暴涨,敌人于是就把桥梁挖断,把河流作为屏障自固防守,就在柘皋列营扎寨休息了。柘皋这个地方地势平坦,金人认为对他们的骑兵有利,而且看见刘锜率领的都是步军,因此根本不在意刘锜的军队。
这条河流连通着巢湖,宽阔之处只有二丈多,刘锜就命令军士曳薪叠桥,须臾而成。他就派遣军士几百人悄悄过桥,全部把刀枪放倒,悄悄席地而坐隐蔽起来,等待宋军其他部队部署到位。不久,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淮西宣抚司都统制王德、统制官田师中、张子盖等人带领的军队全部到位了。第二天,金敌将领邢王完颜宗敏(本名阿鲁补)与镇国大将军韩常等人,带领铁骑十馀万分为两队,夹道而陈。杨沂中从河道的上流,带领军队从河道宽浅的地方径直进军,结果金人料到宋军会从这里进兵,结果早就埋伏在这里。宋军毫不知情,被金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统制官辅逵的眼睛被箭头射中,宋军骑兵就有人退却了。
大将军王德看到这种情况,就一马当先,对将士们说:“敌人的右队皆是劲骑精兵,你们在这里看着,我自己先去打败他们。”他与田师中麾兵渡桥,直奔金人右队精锐骑兵。敌军精锐骑兵一向都是主动攻击别人,哪里见过宋军竟然自投罗网,敢于前来挑战?于是竟然有点发懵了。
这时,金人一员将帅看到金兵精锐骑兵竟然有点胆怯发懵,恼羞成怒,就被甲跃马,冲到阵前,指画陈队,咆哮大骂。王德那里肯于示弱?只见他引弓一发,金帅应弦坠马,金人士兵大惊失色,立刻慌乱成了一团。王德乘势带领士兵大呼驰击,其他诸军也一起鼓噪欢呼,金人气势已经受挫。
金人向来势如破竹,哪里受过这样的丧气?他们马上就以拐子马分为两翼而进,王德率众准备与他们鏖战。
杨沂中说:“敌人的优势在于弓矢,我们应当想办法避开他们的优势,攻击他们的劣势。”于是下令一万士兵各持长斧,身穿铠甲,像一堵墙壁那样挡在前面,金人的弓箭不能发挥作用,杀伤力很有限。而宋兵个个手持大刀、利斧,奋锐柝击。金人骑兵人仰马翻,队伍大乱,溃败而逃,准备退屯紫金山。王德等人率领士兵尾随追击他们,抓捕敌人三百多名,马驮五百多匹。
而刘锜认为步兵甲重,不能奔驰,就下令不要夺取敌人的物资,因此没有什么俘获。
这一场战役,将官拱卫大夫、武胜军承宣使姚端以下,总共约九百零三人死亡了,而敌人被杀死的达到了几千人。战斗结束后,刘锜感叹着对王德说:“以前我只是听闻将军威略如神,今天果然见到了,以后请让我以兄长之礼对待您吧。”
王德非常勇猛,宋帝赵构就把王德领导的军队命名叫做“锐胜军”。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