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转眼间,周小雨和周景文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的名字和那段放归小狼崽子的故事,成为了村中的传说,流传在每一个新出生的孩子的摇篮边,教育着他们要敬畏自然,珍视生命。
在周小雨步入晚年的岁月里,她并未选择安逸地享受过往的辉煌与成就,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的传承上。她深知,个人的力量虽大,却终究有限,只有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智慧的 ** ,国家的未来才能更加光明。
王妃!丫鬟跪在地上,眼眸中满是焦急与不安,双手紧紧交叠在额前,仿佛这样便能多传递几分恳求的意味。“王妃,您快醒醒啊!宫里来人了,说是皇后娘娘急召,似有要事相商,这已经是第三次派人来请了。”
周小雨的意识在丫鬟急促的话语中渐渐回笼,她缓缓睁开眼,只见屋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室孤寂与淡淡的忧虑。自从嫁入王府,成为这深宫大院中的一抹孤影,她的生活便与自由二字渐行渐远。但此刻,皇后的急召,无疑像是一道突如其来的风,吹散了她心中的些许阴霾。
她轻轻抬手,示意丫鬟起身,“扶我起来吧。”声音虽显虚弱,却已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丫鬟连忙上前,细心地为她披上外衣,又细心地梳理着略显凌乱的发丝。铜镜中映出的,是一张虽带病容却依旧清丽脱俗的脸庞,那是周小雨,一个以智慧与美貌并重,却甘愿在王府深闺中默默付出的女子。
穿戴整齐后,周小雨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出房间,夜色已深,府中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更鼓声,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逝。穿过曲折的回廊,她来到了前厅,只见一名身着华丽宫服的公公正焦急地等待着,见周小雨出现,连忙上前行礼,“王妃千岁,皇后娘娘等您多时了,请随老奴速速入宫。”
周小雨点头应允,心中暗自思量,皇后深夜急召,必非小事。她深知,自己虽身处王府,但一举一动皆与皇家息息相关,尤其是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宫廷之中,每一步都需走得格外小心。
随着马车缓缓驶向皇宫,周小雨透过车窗,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致,心中五味杂陈。她回想起自己嫁入王府的这些年,从最初的陌生与不适应,到如今的淡然处之,她学会了如何在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宫廷中保全自己,更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到达皇宫,穿过层层守卫,周小雨终于来到了皇后所在的凤仪宫。殿内灯火通明,皇后正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凝重,见她到来,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她上前。
“小雨,你来了。”皇后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本宫今夜召你前来,实是有要事相托。”
周小雨微微欠身,恭敬地答道:“臣妾愿闻其详。”
皇后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近来边疆战事吃紧,前方战报频传,我朝虽兵力雄厚,但粮草供应却成了大问题。本宫知你父兄皆乃朝中重臣,且你兄长又掌管户部,此事你可有何良策?”
周小雨闻言,心中一动,她知这是皇后对自己的信任与考验。她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臣妾虽为女流之辈,但亦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臣妾以为,当务之急,一是需紧急调拨国库余粮,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二是可发动民间捐输,同时鼓励百姓种植适宜作物,以备不时之需;三是加强粮道保护,防止敌国偷袭。”
皇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小雨,你果然不负本宫所望。此事就交由你与你兄长共同处理,务必确保粮草供应无虞。”
离开凤仪宫,周小雨的脚步在空旷的宫道上显得格外坚定。她深知,皇后交付的不仅是任务,更是对她智慧与能力的极大认可。回到王府,她未敢有丝毫耽搁,立即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往户部,将皇后的旨意和自己的建议一并告知兄长。
在等待兄长回复的日子里,周小雨也没有闲着。她深知,要真正解决粮草问题,还需从根本上入手。于是,她秘密召见了府中几位精通农耕与商贸的幕僚,共同探讨如何在保证民间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鼓励百姓增加粮食生产,并促进粮食的有效流通。
他们商讨出了几套方案,包括推广耐旱高产的作物品种,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农民开荒种田,以及建立官方的粮食储备与调配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拨粮食至前线。同时,周小雨还提议与周边友好国家进行粮食贸易,以补充国内可能出现的短缺。
这些建议很快得到了兄长的积极回应,并在朝堂上得到了多数大臣的支持。不久之后,一系列关于粮食增产与调配的政策相继出台,整个国家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百姓们积极响应,农田里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在这背后,周小雨的名字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她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王妃,而是成为了朝廷内外公认的智囊与贤内助。她的智慧与勇气,赢得了皇后乃至皇帝的赞赏,也为她在宫廷中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与信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对于周小雨而言,这些荣誉与赞誉不过是过眼云烟。她更在意的是,自己能够为这个国家,为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做出一份实实在在的贡献。她深知,真正的智慧与力量,不在于权位的高低,而在于能否心系苍生,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