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一种很新的管子

别看刚才安慰林瑾瑜的时候,他说得像没什么大不了似的。

其实这次因为加装的东西有点多,邱睿心里也不是很有谱。

‘但愿都是些早就掌握了的知识吧,不然,虽然应该不至于噶过去,却也要遭大罪了。’

‘唉,不过为了能尽快把那座岛弄到手,这次必须拼一拼!’

想到这,这货深吸口气,咬紧牙关,按下了加号。

地下水洞中。

蓝光瞬间蔓延覆盖,包裹住永恒号巨大的艇身,使之“活”了过来。

表面上那些因为这次改造工艺问题而留下的裂缝与瑕疵,此时就像人体上的疤痕被按下了快进键一般,迅速“愈合”。

同时,永恒号内部不合理的结构、布局以及管道配线等方面,也在按照既定的路线下,飞速被矫正。

好在这次的改造计划,因为准备周期比较长,设计思路并没有太大问题。

否则只比最初多了100万的经验,根本不够修复这么多缺陷的。

不过要说哪部分被修复的程度最大,其实并不是被挪到前方的内部机库,也不是新塞了一堆医疗设备的医疗舱,更不是这次加装出来的巨大指挥塔围壳、或者艇尾多出来的那4台半成品“FRC-奇宇称射频旋转磁场等离子加速器”。

本身问题最大的,反而是另一台独立设备。

该设备所在的位置,在艇体上表面,就是那个巨大的流线型指挥塔围壳、前方倾斜的外壳与艇体的衔接处之间。

从外观上来看,这东西几乎与艇身融为了一体,不是特别显眼。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多少有些呈楔形外观的底座上部分,貌似有有三根长长的管子,完美收纳进了自身与下方的一个有三个凹槽的插座里。

其实除了底座外,核心技术所在的那三根管子,并非是蔚蓝科技的产品。

它们和机库里那台电磁弹射器一样,都是来自华国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研究室,而且是一种和电磁弹射器技术路线类似,但技术成熟度要低得多的武器——电磁炮。

是的,这年头海军已经在搞电磁炮了,甚至还不声不响地造出了试验型炮筒。

有趣的是,这种国产试验型电磁炮,并没有采用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轨道炮结构,而是转投了线圈炮路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简单说下两者的区别。

轨道炮,它的原理是,架起两条平行导轨,加上被夹在中间的炮弹,形成一个电流回路,靠通电物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把炮弹打出去。

而线圈炮,可以简单想象成在炮管上缠上一圈圈的线圈,这些线圈通电后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进而在同样埋有线圈的炮弹上激发出感应电流,最后由磁场和感应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推着炮弹向前运动。

两者各有优缺点。

轨道炮的优势在于,同等能耗下,它可以产生更大的炮弹推力,炮弹的射程自然也越远。

但它的缺陷在于,为了形成电流回路,炮弹必须和炮管,也就是那两条平行的轨道接触。

在巨大的电流和高速的摩擦下,会造成一种叫“烧蚀”的现象。

说白了就是又烧又磨,开不了几炮就把炮管搞坏了。

所以轨道炮不能发射太重的炮弹,当今的材料也撑不起这玩意开几炮。

而线圈炮则恰恰与轨道炮相反,它在原理和控制上要复杂得多,同等能耗下,炮弹初速度和射程都比轨道炮低。

但它的炮弹,在炮筒中可以处于磁悬浮状态,不用和炮管接触,也就没有了烧蚀现象。

于是,线圈炮可以炮射更大质量的炮弹。

而且只要能造得出足够大、足够长的炮管,再匹配上足够的能源,别说炮弹了,理论上,连火车都特么能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