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思忖片刻,携杜兴回到厅上,请一个门馆先生来,写下一封书信,填写名讳,盖上印记,差一个副主管拿了,备一匹快马,去祝家庄取时迁。
那副主管领了书信,上马去了。
李应道:“二位壮士放心,小可写了这封信去,便当放人。”
杨雄、石秀连声谢了。
李应道:“且请去后堂,吃几杯水酒等待。”
众人进到后堂,席间李应问些枪法,见杨雄、石秀说的有理,心中甚喜。
李应问杨雄、石秀道:“我这里虽然人少,比不得梁山泊势大,但官府亦不敢来追拿。而且这里繁华市镇,胜过水泊清苦,你二人不如就此在我庄上如何?”
不等杨雄说话,石秀抢先答道:“谢大官人高看,只是不敢连累了大官人。虽然官府不敢捉拿,但总有瓜葛在梁山泊那里。被祝家庄知道时,难免坏了贵庄和他们的盟约。”
李应道:“这盟约不提也罢。原本这庄上的李姓农人和他们争水,就有些嫌隙。后来他们势大,不得不签订盟约。”
杜兴跟着劝道:“两位若是担心被祝家庄知道,李大官人也有别处可安置,无需多虑。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何必去受那山寨清规的拘束?过了几年,朝廷若有大赦,你们还可还乡。”
杨雄摇头道:“我们杀了四个人,是十恶不赦之罪中的‘不道’之罪,纵有大赦也免不得。何况大赦是赦免已服刑的人,我们这种潜逃的不算。”
石秀道:“大官人和主管大恩,日后一定重报。”他只提“日后”,便是婉转拒绝留在李家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