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站的就是陈平刚刚的位置,只因说的话不同,做的事不同,给人的感觉自然也就不同。
退一万步说,成蟜不会辩学,他在王兄眼里是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弟弟,有个狗屁的形象。
但是,成为高人,需要学问;装高人,并不需要。
辩学他不行,做个优秀的抬杠喷子,成蟜还是很在行的。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这可是一句超越时代局限,极具进步意义的名言,成蟜引经据典不行,扯这个那就手拿把掐了。
九年义务教育,成绩勿论,他好歹也是通关选手。
荀子还有一言:“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往大了说,叫人民史观,往小了说,就是荀子朴素的人民本位。
也是很有进步意义的一句话。
“吾有一言,请足下听之。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世间黎民千千万万,无良师教导者,十有九八,有严刑峻法禁锢者,唯秦一家,而天下百姓性善者,何以远超性恶者?”
成蟜循声望去,一个白白净净的读书人,看着就像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远离实践的空谈者。
不过,对方挺有礼貌的,成蟜也得拿出一些气度来,好好辩一辩,把喷人的话,留着对付没有素质的家伙。
“初读孟子,我深以为世人性本善,后来在某些过往的陈旧案卷中发现,有许多闭塞山村的百姓,行偷盗窃取之恶。”
“故而,我改读荀子,初看性本恶,以为找到人性根本,却在三岁稚童身上发现,生性纯朴,并无恶行之举。”
“怀揣着心中不解,我远赴齐国,想要问荀子,求一个答案,恰好遇到诸同仁,我心中有了答案。”
“何如?”
“人性无常,因时而定。在座同仁,皆是荀子的学生,质疑老师的学说,是为辩明真理;而排挤荀子,又是欺师灭道之举。所以,我没法判定,诸同仁性恶性善。”
“今天维护荀子的学生,明天也可能因私利行违法之事;今天挑衅驱逐荀子的学生,明天也可能因大义舍弃肉体。”
“所以,性本恶是一定条件下的恶,性本善是一定条件下的善,真正的人,是时刻变化,无法一言以概之的。”
“在下看不出性本善恶,只有一句话,送给在座各位,望诸同仁与在下共勉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