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降兵屯田一事安排完毕,刘和也算放下心来。
但经过这么一闹,也没了开始的闲情,便与荀攸离开了。
二人没有回县衙,而是朝着城中军营走去。
刘和想起胖胖的赵县令就一阵厌恶,随口问道:
“公达,汝观赵县令如何?”
荀攸想了一下,说道:
“观今日宴会酒食,便知其奢靡无度。观当城百姓生活困苦,便知其政务不通。观其屯田兵卒一事,便知其毫无担当、毫无远见。此人说好听点是庸碌之才,说不好听便是大汉蛀虫。”
对于荀攸的看法,刘和深以为然:
“大汉官员,清明者少,庸碌者繁多。如此官僚糜烂,百姓怎能不苦,必须想个办法,提拔些踏实肯干之人,能体会百姓疾苦的人才可以啊。”
荀攸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
“大汉国祚延续四百年,早已令富者富、权者权,袁家四世三公便是最好的例子。而各州郡所举孝廉,大多也是各州郡世家豪强之后,寒士贫民再难出头。然大多为官者,本就是富贵之徒,怎能体验百姓疾苦,故此事甚难。”
刘和想到隋唐的科举制,但此时自己人微权轻,此事推行不开。
又想到原本历史上,曹操施行了求贤令,笼络大批有才之士效力,才成曹魏霸业,于是说道:
“人才不分阶级,唯才是举才是正途。古时伊挚、傅说出身于贱民,萧何、曹参都是县府的小吏,韩信、陈平更是被侮辱嘲笑之人。但就是这帮人,才帮助帝王成就霸业,名声着于千载。故但有治理国家或治军打仗的人才,不论出处,均可以被启用。”
荀攸听刘和的思想,大为震惊,然后便是大喜:
“主公若是能唯才是举,那吾还真有几人可以给主公推荐。”
刘和闻言,忙问是谁。
荀攸说道:
“第一个就是兖州东郡东阿的程昱程仲德,此人原本名为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故改名程昱。程昱现为东阿县小吏,颇有才干,曾率百姓抗击黄巾,成功守城。程昱与我是好友,主公若是同意,吾立刻写信招来。”
刘和大喜,忙让荀攸招程昱前来仕官。
荀攸又说道:
“颍川等地寒士很多,还有戏忠戏志才、郭嘉郭奉孝、毛玠毛孝先,还有个学成归来的陈群陈长文、吾姑姑之子辛韬辛伟略等人都很有才干。若主公不嫌他们都是些白身、小吏或者刚刚学成之人,吾立刻写信让他们前来助主公治理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