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来就要托付一郡之兵,田豫有些诧异,疑惑的说道:
“吾与将军互不相识,乃是初次相见。且吾寸功未立,将军如何断定吾有领军大才呢?”
刘和面对田豫的质问,毫不在意,厚着脸皮说道:
“吾善于相面,有识人之能。观国让面相,日后必定是边疆大将,文能安邦治民,武能收拾异族,必定是世之名将。国让,对于鲜卑、乌桓、扶余等异族,有何高见?”
田豫听刘和询问异族的情况,立刻来了兴致:
“对于异族,吾确实有些见解。大汉北疆,从东到西,有三韩、高句丽、新罗、百济、扶余、乌桓、鲜卑、南匈奴、各个羌族等等异族。威胁到幽州的主要是乌桓和鲜卑,高句丽与扶余等国,实力过小,不足为惧。”
田豫有些激动,拉着刘和坐下来,继续说道:
“乌桓、鲜卑源自东胡,被匈奴击败后败退到乌桓山和鲜卑山,逐渐分化为乌桓和鲜卑二支。这两支起初依附大汉,大汉强盛时,二族乖巧如儿孙;大汉衰弱时,便起兵犯境似匪徒,此二族实在是祸端”
对于田豫的话,刘和深以为然,忙问其有何高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豫以树枝为笔,在地上涂画着,不多时,一幅大汉北疆的地图出现在刘和眼前。
“刘侍中请看,这是大汉北疆大致地图,其中乌桓在南,贴近大汉。鲜卑在北,占据了以前匈奴的地盘。
乌桓有上百万之众,但互不统属,没有统一的政权。渔阳张举作乱时,丘力居整合三郡乌桓王部,也仅仅统御了上谷、辽西、辽东三郡。其余如代郡普富卢、右北平乌延等均不听从调令。
对于乌桓,大可行分散牵制之举,拆散丘力居三王部,然后使各部互相牵制,令其依附于大汉,为大汉所用。最终与大汉边民融合,慢慢同化即可。”
刘和听着田豫的设想,大为震惊。
民族融合,是华夏汉族包容性的体现,也是维系数千年的基本。
此事竟被汉末田豫提出,刘和属实佩服。
“果然,吾看人还是那么精准,汝之见解,深得吾心啊。”
田豫见刘和认可自己的想法,有些惊讶:
“刘侍中也认为在下的方法是对的?可是有很多人对于外族融入到大汉持排斥态度啊!”
刘和点点头,又不屑的说道:
“那些人能有什么远见,《管子》中有句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我华夏之民,也是在千百年中,逐渐与四夷融合,吸收各族优势,摒弃糟粕,才成就现在的大汉威风。若一直固步自封,那与井底之蛙有何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