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允迪率领着手下考官和兵吏,以及岳飞、吴玠、吴璘等六百余位武举子,早早地跪在校军场中,准备迎接圣驾。
……
“臣等恭迎圣驾……”
“吾等武举子恭迎圣驾。“
“吾皇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
走下御驾的赵吉,望着意气风发的六百余武举子,他不禁开怀大笑道:
“众爱卿、众武举子,免礼平身。”
“微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等举子,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今日再临武举会试外场,便是要亲眼见证各地选拔入京的武举子之神勇表现。”
“朕率领朝廷文武大员,在此观尔等武举子比试,亦可保证武举会试之公平!”
岳飞、吴玠、吴璘等六百余位武举子,感念圣恩,心潮澎湃,壮怀激烈。
他们被赵官家免礼平身后,抬眼看向赵官家身后,果然跟着一群身穿紫色朝服、头戴长翅官帽的朝廷大员。
岳飞、吴玠、吴璘等武举子,虽然不认识这些朝廷大员,但是,从赵官家身后跟随着的官员的朝服颜色去分辨,这些绝对都是他们现在望尘莫及的当朝重臣。
不错,跟随在赵官家身后的有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以及被赵官家最近新提拔上来的御史大夫曹辅、少宰李纲、枢密院副使宗泽等二十余位朝廷大员。
其实,像忠臣郑居中、曹辅、李纲、宗泽等人,看到赵官家在最近半年之内的巨大变化,一改以往的昏庸无道,变得励精图治,大有中兴之象,他们是非常惊喜的。
赵吉下旨让他们陪同前来武举会试外场,他们皆是发自内心地高兴。
郑居中、曹辅、李纲、宗泽等忠臣们,也非常欣喜于赵官家能增开武举恩科,以此来选拔为国所用的良将英才,
他们皆感,幸甚至哉!
此时,赵吉对岳飞、吴玠等武举子,高声道:
“朕率领朝中重臣再次前来,观尔等武举子会试外场比试,尔等莫要惊慌。
将尔等多年来所练就的武功本领,悉数展示出来吧!”
“吾等武举子遵旨,定不负圣望。”
他又对武举会试的主考官兵部侍郎路允迪,道:
“路爱卿不必陪在朕的身边,去安排今日武举外场之比试吧!”
“微臣遵旨……”
赵吉率领文武大员,还是登上了昨日观看武举子们比试的点将高台。
今日,武举会试的外场,依然是比试射箭。
只不过,不是昨日的步射比试,而是骑射。
大宋兵部的《武士弓马及选试去留格》中规定:
“凡初补入学,步射弓一石,若公、私试步骑射不中,即不许试程文”。
这里所谓的“步骑射不中”,就是一箭都射不中。
赵吉在昨日观看武举子的外场步射时,他看到,
虽然,每人射五箭,根本就没有哪个举子连一箭都射不中的情况发生。毕竟,他们都是各州府通过解试而选拔进京的武举人。
赵吉知道,大宋的武举中,以射技决定武举子的去留,是朝廷对武将射箭技能的高度重视。
在冷兵器的战场中,用射箭击毙敌军兵将,显然是一种最为高效的杀敌手段。
大宋朝廷对武举中的步射和骑射的高度重视,是多年以来面对着辽国、西夏这些骑射技能十分高超的马背民族们,在作战过程中,痛定思痛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教训。
赵吉在心中感叹:大宋自开国以来至今,就面临着强劲敌人,他们分别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以及党项人建立的西夏。
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党项人,他们从小在马背上生活,皆擅长于弓马骑射。
大宋每每与契丹人或是党项人作战,都讨不到什么便宜,就是因为这些蛮族夷敌擅长骑射,机动性强。
这也就刺激了历代的大宋皇帝,都想让自己的宋军,也同样拥有高超的骑射箭本领。
故此,大宋在武将的选拔,以及武举考试中,非常重视应试者的步射和骑射水平的。
……
此时,主考官兵部侍郎路允迪,去而复还,他跪在点将台下,向赵官家启奏道:
“微臣及众考官已准备好。微臣启奏官家,是否开始今日之武举骑射比试,请官家下旨!”
赵吉脸色微微寒,旁人根本看不出赵官家表情的微弱变化。
赵吉觉得这个武举会试的主考官兵部侍郎路允迪,好不讨喜。明明是朕已经放手让你路允迪全权负责今日武举会试骑射比试了,你们兵部的考官和武举子都准备好,你却却又来请示是否开考?!
哼!朕所知的历史上的你这个路允迪,气节全无啊!不然,你也不会在金军兵临城下后,出城投降金军了!
小路呀,你等着吧!朕派出的皇城司密探,若查出了你路允迪过往有贪赃枉法的罪行,你绝对立即收拾掉。
小路呀,即便你现在没有把柄被朕抓到,你也别想受到朕的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