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大明皇家海军,边境军队,以及新增地域省份的建设恢复,还有对海外领域的掌控,都需要大把的银子。
毕竟大明这些年新增的省份,大都因为战乱需要重建,能提供最多的,还是矿物银子。
可是银子又不能盖房子,不能吃用,无形之中,大明的还是增加了大明的负担。
要不是有着诸南行省三熟之地,只怕大明早就无法维持这些地方的建设发展了。
而藩王们在当初大明成立东征计划之初,老朱便从当时的东征份额之中,为各位藩王提前准备好了份子。
再加上后来老朱杀掉了不少的大臣,份额也是被老朱赏赐给了一众藩王。
现在每年各地的藩王,光是每年都要从日出行省东征认购份额之中获得分红,小到十几万两,大到几十万两不等。
而且每年还从朝廷领取俸禄,粮食,可谓旱涝保丰收。
不止如此,不少藩王以王府组建了大型的或者联合商会。
在大明境内乃至周边进行资本垄断,
多年过去,大明虽然富强了。
但是财富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大明藩王勋贵之手,而百姓的生活,却并没有见到多少好转。
反倒是时不时有暴乱发生。
尤其是在那些新征服的省份里,那些商人远比大明镇压的军队还要狠。
为了利益和银子,肆意榨取当地百姓的血汗。
尤其是一些采矿之类的危险却又盈利巨大的行业,更是几乎全年无休地压榨着当地民众劳作。
老朱在位之时,对于这些地方一直实行高压政策。
稍有反动,无论缘由,直接镇压。
凭着铁血镇压,也是镇住了不少的人。
不过朱雄英上台之后,
他的思想理念更偏重于天下大同。
有意将所有新征服地区的人民,同化于大明之中。
因此在登基之后,实行了不少仁政。
对于不少地方的反叛百姓,除了头领之外,该赦免的也是予以赦免帮扶。
可是如此一来,国库中的银子越来越不经花。
今日朝堂之上,户部尚书为他略微一算。
但是去年一年,
大明国库因登基、海陆三军、各地平叛、天灾赈济等支出,竟是达到了骇人的近一万万三千多万两白银。
与国库预存算下来,入不敷出不说,还要有着静银三百多万两的财政赤字。
要不是有着老朱在自洪武八年之后,打下的坚实底子,国库存银丰厚。
只怕就这么一个赤字,就会让朝局不稳。
但这样的赤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太过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