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樵子阿义

天梯劫 唐十翼 1831 字 4个月前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1365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常遇春率部攻取襄阳诸郡,战况惨烈,襄阳城残败不堪。

卫国公邓愈奉旨镇守襄阳,重新扩建了城池,如今的襄阳城,城墙周长达7.3公里。

北面是汉水,东、南、西三面有两百多米宽的护城河环绕。舟车密攒,商贾云集。

廖家湾在襄阳东北十里,是个不大的村落,除了嫁进来的女人,村里的人全姓廖。

所有廖姓的村民,都以开国名将廖永忠为自豪,廖永忠的儿子廖平也同样是家族的骄傲。

廖家湾东南数百米就是灵泉寺。

这里有近千年的菩提树,上万年的灵泉洞,还有灵泉湖、虎崖、豹石、煤碳洼、王殿冲和龙王沟。

群山环绕,林木茂蔚,泉水潺潺,景色宜人。

唐人有诗赞曰:“高名出汉阴,禅阁跨香岑。众山既围绕,长川复回临。云峰晓灵变,风木夜虚吟。碧湫龙池满,苍松虎径深。”

这一次张哲翰没有贸然进村,而是先在附近的卧龙镇找了个民居住了下来。

朱允炆出逃襄阳的事,清初着名学者、历史学家谷应泰所着《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得清清楚楚,非非能查到,藤原宗纲也能查到。

所以廖家湾和灵泉寺大概率有伏击圈在等着他,自投罗网这种事,张哲翰是不会做的。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并不着急,“朱允炆”在柳树湾笃字铺,只要他不死,副本就不会结束。

张哲翰带着丫鬟,在卧龙镇住了三天,每天变成不同的模样,把小镇里的特色美食吃了个遍。

第四天晚上夜幕降临的时候,廖家湾村口走来了一个晚归的樵夫。

佝偻躬腰,背上背着一捆柴,慢悠悠地进了村,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的两挑柴扎的特别大,交错的柴棍构成两个长满刺的圆塔,上面用藤条简单地捆住,将扁担的两头压的弯弯的,不过这个佝偻的樵夫看起来并不怎么吃力。

廖家湾凹缩在一个山坳里,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入口,一条窄街。

樵夫进了村口,在窄街旁的一座农舍前停下,一柄飞刀悄然无息飞进窗口。

几分钟后,樵夫推门进了农舍,低声嘟囔了句“阿弥陀佛”,变成了地上死去村民的模样。

张哲翰开始行动,独自一人溜进廖家湾。

藤原宗纲对他的印象是带着丫鬟,伏击者搜寻的目标也肯定是两个人,不会注意到一个当地的樵夫。

小春初樱特征太明显,留在卧龙镇反而是最佳选择。

农舍隔壁的一个农家小院,一家人正在吃晚饭,看见邻居进来,热情地打招呼。

“阿义,吃饭了吗?”

“没呢。”

“来来来,坐下一起吃。”

“阿义”在餐桌旁坐下,把手里的两盘菜放在桌上:“刚去了趟镇里,带回来两个菜,你们尝尝。”

“今天怎么那么客气,往常你来蹭饭可从来都是空着手的。”

“哪能总是白吃白喝呢,来,尝尝。”

“嗯~,好吃,还是镇里的东西好啊。”

“我听说最近几天村里来了陌生人?”

“是啊,你不知道?”

“我刚回来,来的都是什么人啊?”

“嘘~,小点声,我听说是锦衣卫,你说会不会是廖侍郎出事了啊?”

“不好说,锦衣卫在什么地方?”

“村口两侧的院子啊,十几个人,都化妆成了村民。”

“他们来之前还有什么人来过吗?”

“有啊,一个四十多岁的文官,带着两个护卫,看样子官不小。”

“文官?去哪儿了?”

“在村里转了一圈就走了,好像进了灵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