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宫中帝王黯然

巍峨而峻丽的皇宫,廊檐之上那八角宫灯,彩色丝带飘飘,虽仍残留着昨夜的些许喧闹痕迹,却也难掩此刻的凝重氛围。

御书房内,一张紫檀木制的拱形条案之后,一位年过四旬、头发灰白的冕服中年皇者正襟危坐。

手持饱蘸朱砂红墨的毛笔,神情专注,勾勾画画,正凝神批阅着面前的奏章。

一旁的皇宫内相戴权,双手恭敬地持着拂尘,低眉顺眼地侍立一旁。

前朝之时,内监曾大肆干涉朝政,凭借司礼监掌控批红之权,辅佐天子,为其分忧国事,由此形成了围绕皇权为核心的内监、内阁二元权力构架。

周朝汲取教训,太祖、太宗皆严禁宦官干政,故而戴权虽顶着“内相”之名,实则并无内相之实。

不过,暗中执掌内缉事厂,凭借内卫之权监察百官,因而颇受一些文官的忌惮。

诚然,因缺失司礼监的上下制衡,对继任之君的权术和手腕要求相应提升。

所幸周朝历经不过百年,几任君主皆颇为勤政,通过巧妙的分化与瓦解之策,从中枢至地方,政令大体通畅,尚未被文官集团的官僚全面压制。

条案之上,由通政司收发而来的六部九卿、詹事科道、地方督抚送来的奏疏,在一旁的条案后,按照中枢地方、军政刑名、轻重缓急,整整齐齐地分列数摞。

元熙帝那瘦削且硬朗的面容之上,愁云密布。

刚刚批阅完一封奏章,眉头便紧紧皱起,犹如两道紧锁的城门。

近年来,元熙帝可谓是宵衣旰食,夙夜在公,然而国势却每况愈下。

北方胡虏频频为患,各地灾害接二连三,以致贼盗蜂拥而起。

边事、赈灾、剿寇……一项项事务如同无底洞,银子如流水般哗哗花出,国库却日益亏损,空虚不堪。

而元熙帝向来不尚奢华器用,节俭至极,身上的龙袍破了便缝缝补补,哪怕已然陈旧,也舍不得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