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拓展

在村子逐渐繁荣的发展进程中,梁艳霞和李浩的目光愈发深邃而长远。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尽管村子的农产品产量丰富、质量上乘,但仅仅依靠初级销售,不仅市场受限,而且价格波动大,农民的收益难以得到稳定保障。为了实现村子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村民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决心迈出勇敢而坚定的一步——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梁艳霞和李浩召集了村里的骨干成员,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会议桌上摊开着各种农产品市场分析报告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资料,墙上挂着村子农产品的分布图和未来产业规划的草图。

梁艳霞站在黑板前,手中拿着一支粉笔,边说边写:“大家看看这些数据,我们的水果、蔬菜在丰收季节常常因为供过于求,价格被压得很低。而且,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大量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大家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下去,必须要想办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让我们的劳动更有价值!”

李浩接着说道:“我和艳霞商量过了,我们觉得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是一条可行的路。把我们的水果做成罐头、果酱,把蔬菜做成干菜、腌菜,这样不仅能延长保质期,还能卖到更远的地方,价格也能提高不少。”

村民们听着,眼中既有期待,也有担忧。一位年长的村民说道:“这想法是好,可咱一没技术,二没设备,能行吗?”

梁艳霞微笑着回答:“大叔,您放心。技术我们可以请专家来教,设备咱们也可以引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会议结束后,梁艳霞和李浩便踏上了寻求技术和设备支持的征程。他们首先联系了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向他们请教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要点和市场前景。专家们被他们的真诚和决心所打动,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还推荐了一些适合村子实际情况的加工设备。

接下来,他们四处奔波,考察了多个设备生产厂家。在一家现代化的食品机械厂里,他们看到了先进的水果罐头生产线、果酱熬制设备和果干烘干机器。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惊人。然而,高昂的价格让他们望而却步。

回到村子后,梁艳霞和李浩并没有气馁。他们一方面继续寻找性价比更高的设备,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资金和银行贷款。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凑齐了购买设备的资金。

设备引进后,安装和调试又成了一道难题。厂家派来的技术人员在村子里待了几天就匆匆离开了,留下了一堆尚未完全调试好的机器和一脸茫然的村民。梁艳霞和李浩决定自己动手,他们对照着设备说明书,一点一点地摸索,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检查。

有一天,果酱熬制设备突然出现故障,熬出来的果酱不是太稀就是太稠,味道也不对。李浩钻进机器内部,仔细检查每一个管道和阀门,身上沾满了油污和果酱。梁艳霞则在外面查阅资料,打电话向专家请教。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原来是一个传感器出现了偏差。

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尝试,设备终于安装调试完成,正式投入生产。第一批水果罐头下线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大家看着那一瓶瓶晶莹剔透的罐头,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然而,产品生产出来只是第一步,如何打开市场才是关键。梁艳霞和李浩带着样品,奔波于各大城市的批发市场和超市。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商家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免费提供试吃样品。但由于品牌知名度低,起初很多商家都持观望态度。

在一次食品展销会上,梁艳霞和李浩精心布置了展位,展示了各种深加工农产品。他们热情地邀请过往的参观者品尝,详细介绍产品的制作过程和营养价值。一位来自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被他们的产品所吸引,经过一番深入的了解和洽谈,决定先采购一批试销。

这一批试销的产品在超市上架后,凭借着良好的口感和品质,很快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销量逐渐上升,口碑也越来越好。其他商家看到了商机,纷纷主动联系梁艳霞和李浩,要求进货。

随着市场的打开,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梁艳霞和李浩组织村民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制定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有一次,一批果干因为包装不严,在运输途中受潮,遭到了客户的投诉。梁艳霞和李浩立即向客户道歉,承诺免费更换产品,并对整个包装流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改进。

为了不断创新和满足市场需求,他们还成立了研发团队,开发新的产品。在研发水果罐头时,他们尝试了多种新口味,如蜂蜜柚子罐头、冰糖雪梨罐头等。在果酱方面,除了常见的草莓果酱、蓝莓果酱,还推出了混合水果果酱和低糖果酱,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小主,

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村子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不仅解决了村里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还吸引了周边村庄的农产品供应。村里新建了加工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