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停在王宫门前,张耳携手贯高,与赵午等共入议事殿。
途中,贯高继续道,“大王所引兵皆乃赵军,以赵之名,存赵之心,今赵王北迁,恒山国初建,而反贼陈馀以赵王名而战,士卒故不知为孰而战,更不知赵存,或恒山存耳。”
张耳若有所思,“如此,赵地岂非唯立赵王名乎?”
想到此处,张耳便想到武臣,想到赵歇,皆在赵地为赵王,武臣非赵人死于其部将李良之手,赵歇为赵氏贵族,贵胄之后,为赵王,活到至今,还得到李左车等赵国将相之后的辅佐。
思虑至此,张耳的眼神变得忧虑,手无处安放,显得有些不安,突然觉得赵地似乎已有难以言明的怪处,唯有赵氏贵胄方能安坐于此。
张耳不信,不愿就此失国,速请助将相于议事殿商榷护国之策。
张耳诚恳道,“寡人欲护国御贼,诸公可有良计?”
眸光在诸将相身上来回扫视,见甘公率先开口道,“陈馀既有齐相助,大王何不西向求助于西魏、殷、河南三王,若有一王至,天星必亮。”
在甘公的眼里,天上代表王侯之星黯淡无光,岌岌可危。
贯高面向张耳道,“然也,臣愿亲往河南国,谒请河南王发兵相助,凭借昔日大王与申阳之义,必不愿坐视不理。”
提到请其他诸侯王前来相助,赵午眼睛发亮,那亮光是对恒山国未来的期许,“大王,臣愿西入魏,求助西魏王。”
见到群臣纷纷献策,甚至自告奋勇,这让张耳非常的欣慰,忧虑稍缓,愁眉犹在,“贼兵行军甚疾,南入洛阳,西入平阳,皆较远……”
话音未落,有一人自告奋勇,“儿臣愿亲往朝歌求助殷王。”
话被打断,本不悦,见乃其子张敖,现今的恒山国太子,太子自请入殷国求助,此情张耳欢喜,此举张耳当场反对,“寡人欲令太子坐镇钜鹿,不可……”
秋高气爽,东方曙白,襄国城外已经有三队人马,一个位于奔西之路,二队位于南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