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直接开口道,“项王并未杀义帝,乃义帝之为太过损楚,欲联赵、齐灭西楚而分其地,此乃灭国之谋,项王岂会坐以待毙,故而命昔日大将警示下义帝,为帝着当镇抚各路诸侯,而非因偏见而灭人国,不料警示超出预料……”
说到这里项伯尽量为项羽找一个很好的洗白言辞,殊不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反而再承认项羽不义之举。
项伯想传达的意思是义帝不义在前,而非项羽不仁,此谋划灭国之人即便为义帝,岂能纵容。
张良明白项伯之意,也是直击要塞,“既有误会,当使楚汉二王面解也,如能做足诚意,以待二王和解,彭城之危或可解。”
“诚意?”项伯不是很明白,眼眸中尽是疑惑,还在等待张良再说下去。
张良却道,“良已为汉臣,只能言至于此。”
临走时,张良又拿出一竹筒,并示意看完焚烧。
看着张良等人消失在黑夜中,独留项伯一人呆呆战在那里好久,不远处的甲士远远的看着。
那脸上同样有厌战情绪,似乎这场战斗会夺其他们幸福的生活。
走在黑夜中的张良其实也不猜不透这楚汉之争的结局。
张良对项羽没好感,有怨,甚至有恨,恨其杀韩成,毁其复韩之梦,故韩王成一死,他立刻入关从汉,心中有着一念,即为助汉伐楚,以告慰韩王成在天之灵。
然伐楚的结局到底如何,是真的破城后毁其宫殿,灭楚社稷,张良不知道,但他知道刘邦乃能容纳之人,灭秦而不杀子婴即是此证。
此次伐楚是令楚臣服于汉,如同西魏、殷、河南、韩那样臣服而国存,还是灭楚分其地。
其中玄机,张良并非未看透,乃不忍直视那残酷的结局。
韩王成死时,张良的确怨恨项羽,恨不能提刀攻打项羽,然真的看到各路诸侯兵临彭城下,张良又有些恍惚。
汉与楚是否能并存,一山不容二虎,张良自是明白,昔日项羽不仁杀刘邦,封其为汉王,大封天下,无非是想共享灭秦果实。
如果昔日项羽真如那句“彼可取而代也”一样,做皇帝,而非回到诸王并存的时代,那么刘邦必定会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