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对未来的极致狂热是因为他们个人的核心目标、人生目标,圣人对现在的极致冷漠是因为他们能够接受任何现实,因为他们早已在凡人不了解的地方竭尽全力了。
圣人能做的只是竭尽所能地提高自己所期望的未来的概率。
都已经尽力了,又有什么可后悔的?
未来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不实现又有什么办法?
对凡人来说,这种极致的反差无可理喻,但是对圣人来说,这种极致反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斯蒂尔的心境可能连第一境都没有达到,她是不会理解王遥对巫术体系中【神秘性】力量那种强烈的解析渴望的。
王遥是很好奇,但他也没有马上就用各种方法去钻研巫术体系,因为陈曦对巫术体系肯定很了解,只要等下去问她就好。
陈曦刚刚展现的巫术体系能力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如果知道的话,王遥就可以进一步推演了。
现在他越是思考,越觉得巫术体系和斯蒂尔的存在像是一个悖论,根本无法整合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或者说,并非巫术体系跟斯蒂尔相悖,而是巫术体系中的【神秘性】和斯蒂尔的低心境相悖。
如果斯蒂尔是一个心三境以上的小女孩,王遥绝对不会认为巫术体系的存在有什么问题。
反过来,如果巫术体系不存在【神秘性】,那王遥也不会认为一个心境极低的小女孩会巫术是什么奇怪的事。
因为从未思考过法力神秘性的本质,所以斯蒂尔目前的心境低微。
因为斯蒂尔心境低微,所以不可能掌控存在神秘性质的巫术体系。
就因为斯蒂尔随口回答的一句话,王遥就收获到足够关键的信息,并且无法再继续往下推演了。
这也是圣人的识人之明。
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通过一两句话判断一个人的思想。
这其实很简单,问几个有关【学习习惯】、【认知方法】的问题就足够了。
在确认对方拥有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法之后,才会通过更加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时事政治、亲疏差异等例子来判断对方的价值观等观念。
小主,
绝大多数人都并不存在比较健康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法,因为没有多少人想活得那么累,尤其是在信息管制比较严重的时代。
这种懒惰就是心一境的分水岭。
在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之后,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整个世界和所有事物,就是心一境。
这种敢于直面自己与现实的勇者未必很聪明,但是交往起来会很舒服。
凡人只有达到心三境才会成为真正的智者,这时的他们就已经有资格接触圣人了,因为他们此时已经初步理解了“自我”。
客观认识自己并非理解自己。
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完美、知道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的恶毒之后,选择的并非是向内探求本心,纯化自身真实欲望。
而是遵循主流价值观,对“恶劣”的自己进行放任。
这种就属于误入歧途,无法在心境方面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