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世家心思 暗通曲款

陶应率大军自阳羡郡奔赴乌程县,马蹄扬起滚滚烟尘,一路气势汹汹。这消息传开,局势瞬间风云变幻。马超与孙策本在乌程县进展顺利,陶应赶来,顿感压力如山,后续谋划难度倍增。而阳羡郡的王朗,原本愁眉不展,得知救星将至,哪怕明知是饮鸩止渴,顿时挺直了腰杆,眼中重燃希望,坚守到底的决心愈发坚定。

吴郡的世家大族们更是心思百转。此前,许贡地盘上的世家惨遭山越血洗,那血腥场景如高悬利剑,让王朗地盘上的世家大族们唇亡齿寒。为求自保,他们不惜散尽家财,全力支持王朗对抗山越。如今,陶应带着大军威风凛凛地赶来,又让这些世家大族们心思活泛起来。

陶应正带领大军赶往乌程县,途中,被一群自称是吴郡世家的人求见。只见为首的老者,身着绸缎长袍,虽神色恭谨,眼中却透着精明。他带着一众族人,恭敬地跪在路旁,待陶应停下,老者赶忙上前,双手抱拳,高声说道:“将军威名远扬,我等皆是吴郡世家子弟,久仰将军风采。今将军为吴郡安危而来,我等特意带领族人前来劳军。”身后众人也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 。

陶应目光越过众人,望向他们身后,只见一辆辆马车满载着美酒、熏肉、精米等物资,堆积如山,不禁喜出望外。但他旋即收敛神色,正了正衣冠,神色庄重,朗声道:“诸位的厚意,陶某心领了。我身为大汉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抗山越、保境安民本就是我分内之责,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他微微一顿,目光诚挚地扫过众人,接着道:“只是此番竟让诸位破费,拿出如此多珍贵物资,实在是让陶某深感愧疚。诸位的慷慨相助,不仅是对我陶应的信任,更是对大汉社稷的忠诚。有诸位这样的仁人义士在,何愁山越不平,吴郡不安?待平定战乱,陶某定当奏明圣上,为诸位请功!”

众人听了,纷纷跪地谢恩,脸上满是感激与欣慰。为首的老者眼眶泛红,激动地说:“将军心怀天下,忠义无双,我等不过略尽绵薄之力。能得将军庇护,是我等之幸。往后但凡将军有令,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陶应嘴角上扬,绽出一抹满意的笑容,眼神锐利如鹰,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试图探寻他们心底的真实意图。这时,为首的老者带着几分迟疑,向前迈出一步,神色间满是谨慎,低声说道:“将军,此地人多嘴杂,实在不便深谈,不知能否移步到别处,有些紧要的事,想与将军细细商议一番。”

陶应见状,心中已然明了,料定他们必定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他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扯着嗓子高声下令:“全军原地驻扎!”刹那间,军令如雷,士兵们训练有素,迅速行动起来,各自奔赴岗位,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安营扎寨的工作高效地展开。

紧接着,陶应在几名亲兵的严密护卫下,与几位世家的领头人一同步入一顶宽敞的帐篷。帐篷内,美酒散发着醇厚的香气,佳肴摆放得整整齐齐,光是看着便让人垂涎欲滴。众人依照身份次序纷纷落座,陶应端起酒杯,优雅地轻抿一口,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和声说道:“诸位不必如此拘谨,有什么事,尽管直言便是。”

只见老者,身形佝偻行礼道:“在下杜崇,忝为杜家家主,久闻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接着,陆家的代表陆逸拱手说道:“在下陆逸,代表陆家,向将军问好。将军此次前来,吴郡百姓有了主心骨。”

顾家的家主顾渊,微微欠身,恭敬地说:“将军,在下顾渊,顾家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