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哑然失笑,在距离纸牌半米处,她掏出手机,“咔嚓”拍了张照,转而发给助手于小航,图注是:“我就说吧,该加书名号的地方一定要加。”
“你好,我是陈雨。”陈雨冲脸如麻将牌的司机自我介绍。
“您好,您好,您就是北京来的陈导?”司机连忙接过陈雨的箱子。
以前,像《风情》这样从北京来地方的摄制组,基本上都是地方宣传部接待吃住行,只要下了飞机或高铁,他们都会接走,吃住行及采访、对接都不用管了。近两年,不论是台里的规定,还是地方政府的改革,都禁止地方过分接待,只能派个车,提供简单的工作餐,而台里出去,根据项目组要求,也有相应标准,比如,住宿,一般不超过300元,还都是标间。在山城,在水烟寒,因为有企业赞助,条件好很多,在贵州,条件相对来说,朴素些。
贵阳的机场和首都机场比,大小上,没得比。不多时,司机已带着陈雨穿过机场通道,他俩登上一辆黑色公务车。司机将26寸灰色行李箱放进后备箱,转而问陈雨,陈导,需要找个地方吃饭吗?陈雨摇摇头,在飞机上,她赶上饭点,一盒盒饭、一盒点心、一个苹果,吃得干干净净,小排骨的骨头都如女儿甜甜般整整齐齐在纸盒中码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光盘”。隔壁座大哥要了三杯咖啡,她要了三次酸奶,十几天来,她第一次大快朵颐,因为放松。
“那陈女士,您坐好,系好安全带,我们现在出发。”麻将牌司机戴上墨镜,对着后视镜看陈雨。
“好的。”陈雨脱下墨镜,靠在舒适、绵软的椅背上,闭目养神。
公务车不在贵阳停留,目的地直指遵义下面一个县,名叫湄潭,于小航他们昨天晚上已就位。湄潭在贵州北边儿,离贵阳两个多小时车程。湄江穿城而过,是一景,当地气候温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辣椒生长。每年仲夏时节,也就是当下,湄江两岸的村寨都会染上火一般的色彩,那是辣椒的颜色,也是丰收的颜色,更是屏幕上即将显现的亮色。陈雨一行,要拍湄江,要拍村寨,要拍当地一种特殊的辣椒制品——糟辣椒的制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抵达湄潭住宿地时,下午五点多,稍事休息,陈雨和同事们会师。当地文联、电视台的老师,及帮助联络的朋友,与陈雨团队,约了一桌半公半私的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