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至1640年,河南发生特大饥荒,李自成趁机率部从陕西进入河南西部,吸纳大量流民和饥民,迅速壮大队伍。他的军队从数千人扩张至数万,成为明末农民军的主力之一。
张定简直哭死,他累死累活,辛辛苦苦几年到头,兵力才不过几万。人家轻轻松松动不动就是拥兵“数万”,果然,这穿越者终究不如位面之子,雷布斯说得对,哪怕是头猪,站在了风口上都能起飞。
何况人家李自成又不是第一次创业了,在商洛山这段茹毛饮血的野人日子里,他天天复盘,不断纠正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从商洛山出来的他,果真富有经验的他很快就再次当起了时代的弄潮儿。
把胡子一刮,身上穿着从富户里抢来的绫罗绸缎,怀里躺着别人的美娇妻,住着别人的大房子,用着达官贵人的生活用品,门口站着几个虎背熊腰的汉子,谁敢说他不是一个好汉?
经过商洛山的夜观天象,龙城悟道。已经摸的精髓的李自成迅速打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政治纲领,并推行“均田免赋”政策,承诺免除赋税、分配土地。
这一口号极大吸引了饱受饥荒和苛税之苦的农民,使其获得广泛支持。李自成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开仓放粮,顺便洗劫一下大户,男的全部杀掉,女的一个不浪费。
如此一来,数不清的劳动人民从各个地方哭着,喊着,爬着,纷纷来投靠他。正是“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反正杀的是阶级仇人,这些被逼急了的老实可怜人巴不得弄死这些腐朽无度的地主。
消息传到张定治下时,那些原本把张定恨的牙痒痒的富户忽然觉得张定也不错。
尽管他将那些汉子视作可以随意驱使的奴隶罢了。这些可怜的人每天不是被强迫着深入矿洞挖掘矿石,便是没日没夜地修筑道路和架设桥梁。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困苦,仿佛永无止境的黑暗深渊一般令人绝望。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好歹还能苟延残喘地活着,虽然活得毫无尊严可言。
至于那些女子们,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们并没有被逼入绝境,可命运却同样残酷无常。其中一些运气稍好的,或许能够得以嫁给那些立下战功的士兵,从此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
但更多运气不佳的,则只能被迫去抚慰那些迷失方向、心灵空虚的男人们,成为他们发泄欲望的工具。这样悲惨的境遇实在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