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稍作停顿,整理思绪,随后继续说道:“如今天下虽定,但若要开创盛世,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刘辩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问道:“哦?元直请细说。”
徐庶缓缓说道:“其一,推行教育改革,培养更多人才。陛下虽已设立太学,但教育不应仅限于京师。
可在各州郡设立官学,推广基础教育,使天下英才皆有出头之日。
同时,鼓励民间办学,形成官民结合的教育制度。
此外,还可设立专门的技术学宫,培养工匠、医者、农师等实用人才,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刘辩点头赞许:“元直所言极是。教育乃立国之本,朕定当大力推行。”
徐庶继续说道:“其二,近年来灾荒灾年不断,陛下可设置民生保障措施以改善民生。
陛下可设立义仓,储备粮食,应对灾荒;推行养老、抚孤政策,照顾弱势群体;设立医馆,推广医学知识,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
使天下百姓皆能安居乐业。”
刘辩沉吟道:“元直所言,正合朕意。”
没成想徐庶竟有如此超前的见解,刘辩心中惊叹。
这些措施在后世那是屡见不鲜,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属实是很超前了。
徐庶拱手点头道:“陛下仁德之心,令人钦佩。”
刘辩笑道:“元直果然深谋远虑。朕还有一问,如今天下英才辈出,朕该如何用之,方能使其各尽其才?”
徐庶略一思索,答道:“陛下可设立太学,培养人才,同时继续推行科举制度,选拔贤能。
对于已有大才者,可委以重任,使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
此外,陛下还需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方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
刘辩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拍案赞道:“好!元直之言,字字珠玑,朕受益匪浅!”
徐庶谦逊道:“陛下过奖了,学生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
刘辩站起身来,郑重说道:“元直,朕欲任命你为太学博士,为大汉培养人才,同时参与朝政,为朕出谋划策,你可愿意?”
徐庶闻言,连忙起身,躬身行礼道:“陛下厚爱,学生定当竭尽全力,报效大汉!”
刘辩哈哈大笑,扶起徐庶,说道:“有元直相助,朕何愁大事不成!”
二人相视而笑,气氛融洽。
刘辩心中暗自庆幸,得此英才,大汉的盛世必将指日可待。
而徐庶也深感刘辩的知遇之恩,决心竭尽全力,助其开创千秋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