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被他算无遗策的妖孽智谋所折服,还有其忠心耿耿的品性。
即使后期的蜀国临近灯枯油尽,丞相依旧拖着疲惫苍老的身躯,昂扬挺胸,高呼:“北伐!北伐!北伐!!!”
这等忠心耿耿之臣子,试问历朝历代中哪个皇帝不喜爱!?
思绪眨眼飘过,刘辩眸中精芒闪烁,面向那白衣少年。
“孔明可知朕为何而来?”刘辩拂袖坐在方才学子留下的蒲团上,指尖抚过案头墨迹未干的《九州赋》。
赋文中“以农固本,以商活络,以工强基”十二字力透纸背,竟与后世“三次产业”之说暗合。
羽扇停顿半息,诸葛亮的声音如古琴余韵:
“陛下欲问三事:一曰覆灭倭国之事,二曰开辟商路之事,三则......”他忽然抬眸,眼中精芒如剑出鞘,“中州大秦之事。”
满室烛火无风自动,蔡邕手中的茶盏险些坠地。
刘辩强压下心中惊涛!
看来自己此番远远低估了这位流芳百世的三国顶尖谋臣!
本以为他还以为诸葛亮如今尚年幼,于洛阳学宫中继续深造。
待到学成之时,便可出山辅佐其治理天下。
如今单单是这预测能力,便已经让刘辩心服口服。
一字未说,却能精准的说出刘辩心中之所想所谋。
得亏诸葛亮是汉人,并且是自己阵营的,若是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可真够让人头疼的!
“孔明既已知晓天下诸事,想必早已胸有成竹!”
刘辩开口赞叹道。
诸葛亮笑而不语,手中雪白羽扇倒是没有停顿。
刘辩环顾四周,随后笑道,“孔明且随朕来,尚好的宫中御茶可能入你法眼?”
这里不是谈事儿的地方。
“多谢陛下厚爱!”
诸葛亮随即起身,跟随在天子刘辩身后。
独留下银杏树下一道孤独寂寥的背影。
正当那道背影以为与自己无事之时,前方传来刘辩那温和君子之音。
“庞士元,还愣着做甚,随朕一起呀!御茶难不成能少得了你。”
刘辩回眸一笑。
本以为天子也是个看脸之人,庞统都准备心中吐槽天子几句了。
没成想天子刘辩并未忘记他!
天子,当如此!
“学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