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卢杨之争

杨嗣昌回城后,与卢象升互通书信,约定以大局为重。

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月十九日,卢象升与高起潜在安定门商议战略,他仍主张主动出击,高起潜以野战是清军所长为由反对。

此次会议后,卢象升一度萌生退位让贤,请求让陈新甲代替自己的念头,向杨嗣昌表达“荐贤”之意。

卢象升的谋士许德士指出,此举正中杨嗣昌的下怀,陈新甲是杨嗣昌的人,必然主和。

卢象升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致函杨嗣昌表示自己将继续战斗。

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月二十五日,清军一部由顺义南下,兵锋直指东直门,卢象升面对清兵的频繁进攻,“日夜督兵力战”。

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一月三日,清兵移兵德胜门外北土城,卢象升与之交战。

十一月初四日,又与清军交战于西直门,获十余门巨炮,清军撤退,卢象升请求乘胜追击。

经过众多文官讨论,崇祯帝一直到第二天,也就是初五日下午,才批准追击。

但为时已晚,清军已到良乡、涿州,随后分三路南下,一路由涞水攻易州,一路由新城攻雄县,一路由定兴攻安肃。

十一月初九日,卢象升进据保定,命诸将分道出击,大战于庆都(今河北望都),斩清军三百级。

然而军中缺饷,牵制了卢象升的进一步行动,清宛县令左其人、真定巡抚张其平,都不给他运饷,他移书兵部告急也得不到回复。

监军太监方正化则密疏弹劾卢象升“縻饷逗留”,引起崇祯帝对卢象升的不满。

到了十二月,京畿地区已经连续失守真定、河间等十几处州县。

其中,高阳知县雷觉民,因对建奴毫无准备,听说清军压境弃城后逃走。

在此危急时刻,已经致仕(退休)的重臣孙承宗,率全家入城,领导高阳军民抗击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