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个东西不是说来就能来的,别看宝钞实行了有些年头了,但是只要其根本遏制因素没有解决,其他的努力做再多都没有用!
很显然,没有进修过社会经济和金融学的老朱,根本不可能看得到其中的限制性因素。
当然了,终明一朝的皇帝也没有一个看得出来,至于其他人看没看出来不得而知,但就算是认识到了,也没什么意义。 混在漫威的玩家们
其实很久之前朱棣和钟年讨论过宝钞的问题,但是当时钟年其实对于这件事也没有作过专门的功课,只是指出了工本费这一表面上的问题。
但根本问题当时钟年也没有深入去想,但是近些日子随着和贸易打交道越来越密切,加上录图书带来的天资加成,很多钟年之前想不明白的事情,现在都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就比如这大明宝钞,它不好用的最根本弊端是什么?
按照钟年的话说就是朝廷不具备与宝钞相匹配的金银。
熟悉金融的应当都知道一个通俗说法,纸币,说白了就是金银铜等金属货币的一种便携式载体,是代替金属货币进行市场流通活动的一种带有政府强制性的价值符号。
也就是说,纸币本身不具备价值,他的价值来自哪里呢?一种是金银,就是说这个金银铜不好携带,换成纸币就好携带了,但是这个纸币又不具备价值,所以就把纸币与金银挂钩在一起,这个纸币就代表金银。
其实这和另外一项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就是文字。
好比说苹果这两个字吧,其实苹果这俩字并不能吃,也不含维生素和水分以及糖分,但是只要人一提起来,听的人或者看得人就知道这说的是可以吃的苹果。
“苹果”二字就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一种蔷薇科落叶乔木所结出的果子。
而这种果子在人类世界中又以“苹果”二字进行最常见的流通。
纸币和文字的原理上并不一样,但其实很像,二者都起到了一种代表的作用,本质上都是其他实际物质的便携性或者便利性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