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南下丹阳

但袁耀却不能确定这一切是不是曹操的计谋。

而且袁术并不准自己随军出征,只让自己在寿春留守。

其实就算自己能随军出征,怕是也很难对战局造成影响。

主要是袁术不听自己的啊!

在袁术看来,自己表现的再优秀,也不过是受到了他的荫庇。

一句话,在袁术的心里,袁耀永远只是个不如他的儿子。

大多数父亲其实都不愿意承认儿子比自己优秀,这是人的通病。而袁术病得更重些,他认为自己比世上所有人都优秀,更应该当天子。

这种人是绝不会听进去袁耀这个儿子的意见的。

其次,袁耀对袁术帐下的一众文武,影响也极其有限。

袁耀很早就发现了,袁术手下的主要文武,都是能力十分有限的愚忠之辈。

四员大将纪灵、张勋、桥蕤和陆勉,统军作战的能力只能说及格,个人的勇武虽然不错,但缺乏临阵变化和对敌策略。比起袁绍的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合和高览有质的差别。

以杨弘为代表的谋士,只懂一些权术和小聪明,缺乏深谋远虑和变化机谋。一个许攸就可以吊打袁术手下所有谋士了。

以阎象为代表的文官,满口仁义道德,却缺乏实干的能力。更是不能与审配、辛毗等人相提并论。

总之,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以及慕名而投的人才,在选择侍奉袁绍还是袁术的时候,就出现了两极分化。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能力强,有个性的人眼光都不差,自然会选择跟随庶出但能力更出众的袁绍。

而选择跟随袁术的人士,主要是因为袁术嫡出的身份,因此都是一些庸碌无能的愚忠之辈。

这些愚忠者唯袁术马首是瞻,就算袁术要称帝也甘于从逆,袁耀的话,他们听不进去,也听不明白!

这也是为什么袁耀一开始要离开寿春另行发展的原因。

现在袁耀手下的几员大将和嫡系兵马都不在淮南,手上的可用的本钱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