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他啊,若是郭白衣之谋,那就不奇怪了......”苏凌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
“看来苏小友对郭白衣的评价......应该很高喽?......”边章看了一眼苏凌,淡淡的说道。
苏凌一笑,并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又道:“前辈,那后来如何了?......”
边章这才又开口道:“知道了钟原此行的目的之后,我便将有关沙凉的现状,沙凉各门阀望族之间的关系和恩怨跟钟原毫无保留的说了一遍,本就是感念他今日之恩,所有,我并未有任何隐瞒......虽然我已经落魄的许久,但毕竟也是出自沙凉边氏一族......”
“钟原听我说完之后,十分的感激我,说我帮了他的大忙了......此去沙凉,再也不至于对那里不了解而走弯路了。他问我,若是想要夺回我失去的地位和家产,他可以让我跟他一起重返沙凉,迫边氏一族就范.....”
苏凌心中一动,点点头道:“这不是很好么,前辈可借钟大人的帮主,夺回原本属于你的一切......”
边章却淡淡一笑,神情显得竟有些许豪迈,一字一顿道:“边章祖上,乃是机辩之士的鼻祖边舟,若假借他人之手,夺回我失去的一切,岂不是有损我祖上之名么?再说,就算钟原可以暂时压服边氏一族,但他绝对不可能一直留在沙凉地,一旦他离开之后,我面临的形势,可想而知.......他怎么帮我夺回来的一切,我还要原封不动的吐出来......甚至最后的结局会更惨......所以,我拒绝了钟原的提议,我告诉他......自己失去的,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夺回来,而且若想永远拥有,自己就要足够强大,强大到让那些族人不敢轻举妄动......假借他人之手,边章此生不为!”
苏凌赞叹点头道:“前辈志向,确实乃我等晚辈之楷模啊,这句话说得令人肃然起敬!”
边章一笑,摆摆手道:“苏小友过奖了,小友年纪轻轻,文坛领袖,几首诗词,震古烁今,又智计百出,颇得萧元彻的信赖,而且,边章虽然久不出世,亦曾听闻苏小友乃是白手起家,没有背景,没有人脉,一切都是凭着你自己的实力,才有今天......与小友比起来,当年的边章,却是不值得一提的!”
苏凌知道,这几句话,边章有吹捧他的意思,但倒也说的是实情,忙拱手笑道:“前辈过誉了,苏某只是运气好一些罢了......”
边章话锋一转,继续回忆道:“钟原听完我这样说,也深以为然,便问我此行想要去何处,我告诉他我要去京都龙台,在天子脚下,会有更多的机会,一旦机会在眼前,我就要牢牢抓住,等我功成名就,位列九卿,便会重返沙凉,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一切......”
“我原以为说完这些,钟原定然会十分赞同,未成想,他却笑而不答,我不知何故,出口问他,他便与我推心置腹说,我的想法的确是很好的想法,但实现起来,却是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我问他为何,他这才跟我说了一番话,正是这番话,影响了我以后的道路......”
“哦?钟大人有何高见啊......”苏凌似乎并不意外,淡淡笑道。
“钟原说,若是在治世,我的想法的确是最好的,但是如今大晋乃是乱世,国力衰微,皇权旁落,区区沙凉,便已经是各路门阀大族把控了一切,何况帝都龙台呢?如今的天子,早已经没有了天子应有的威严和地位,不过是被各路诸侯摆弄的傀儡罢了.......天子威严扫地,大晋早已不是当初的大晋了......更何况,如今朝堂之上,也是各派倾轧,明争暗斗,门阀世家相互利用又斗得你死我活......就算是京都土生土长的门阀子弟,想要出人头地,都有重重的障碍和困难,何况我边章这样一个外来的落魄之人呢?更何况,出身沙凉,更是我的原罪......”边章沉沉说道。
“钟大人一针见血,这番话确实将时局分析得十分透彻啊......”苏凌不住的点头道。
“钟原还说,如今天子当前,王熙之乱后,分裂的各派系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夺天子,天子的圣旨,还不如那些势力的一张纸有作用,便是朝堂本身,保皇、清流各怀鬼胎,攻讦内讧,一盘散沙,京都龙台,在外人看来,的确是大晋龙脉所在,可是有识之士,都能够看清楚,那里不过是升平之下的江翻海沸......更何况,当时天子被各路势力争抢,旨意朝令夕改,自身都难以保全......”
“钟原说到这里,便看着我问道,这样的京都,这样的朝廷阁下还想要去投奔么?......”
苏凌叹息道:“不错,天子那些年的确朝不保夕,被各方争抢来争抢去,争到哪里,就要任那里的势力摆布,明着是天子,暗中,不过提线木偶罢了.......这种情况,一直到萧丞相提兵伐乱,迎天子重返龙台之后,才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变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边章苦笑道:“我久居沙凉,远离中土,消息闭塞,自然是不清楚其中的内情的.......钟原这番话,让我顿感前途渺茫,心中绝望,于是我大拜于地,求他给我指条明路......”
“钟原见状,连道不可如此,将我扶起,又语重心长地说,与其去那个名存实亡的京都,保一个傀儡天子,倒不如改变目的地,去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虽然也是大晋,但大晋乱局,对那里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里政通人和,人人友善,百姓安居,商贾乐业,吏治清明,士卒更是对百姓秋毫无犯,且各个思保卫城池保卫家园,可称得上是大晋为数不多的乐土......”边章道。
苏凌心中一动,已然知道了,钟原所说的到底是哪里了。
却见边章又道:“我听闻钟原如此说,心中大震,十分的激动,从来没想过,这乱成一锅粥的大晋,竟然还有如此之地,我便迫不及待地问他,他所说的地方,到底是哪里......”
“钟原神情一肃,郑重对我说,离京都并不远,与直隶交界,有一州之地,名为充州,便是当今大晋少有的乐土......充州乃是奋武将军萧元彻的治下,在他的治理下,充州政通人和,一派兴旺之气。他说完这些,看着我道,阁下,为何不前往充州,投萧将军乎?以阁下之才,定得大用!”
“于是前辈便答应了,改变了行程,转投充州去了?......”苏凌满脸深意的笑容,开口问道。
“其实最初的时候,我并未想要去充州,便是钟原将充州说得那么好,我也没有想着立刻就去......”边章道。
苏凌有些意外道:“为何?前辈有什么顾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