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皋说完便自顾自的大声笑了起来,纵观整个帅帐内,除了他与符应崇哪还有一人笑出声来。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为免陈九皋过于尴尬,这才咧嘴笑了一下,在他的示意下,宁远诸将这才大笑出声。
因吴三桂的宁远军是在蓟镇和山海镇之后,才会发起猛攻,所以还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但即使如此,吴三桂却也早已安排各将把一切都布置妥当,只待总督行辕的军令下达,便可随时发起总攻。
毕竟,被围在锦州城内的可是自家舅舅,无论如何都容不得他吴三桂不出死力,这也是洪承畴安排他的宁远军承担主攻的出发点。
而且,以祖大寿在辽东的声威,只要他还活着,就永远是辽东这片大地上的土皇帝,就算他吴三桂今日将宁远军拼个精光,日后也一样能重建起来,且肯定还会比今日更强。
这也是吴三桂为了解锦州之围,不惜血本的原因所在!
他最后又是一番慷慨激励,再加厚赏许诺,便率诸将出了帅帐,前往河岸边视察战事准备情况。
…………
吴三桂与陈九皋二人携手才一出帅帐外,便有一层层身披坚固铁甲的护卫,持着铁枪向他们施了军礼。
吴三桂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并不以为意,可陈九皋却被这股肃杀之气镇住,连他脸上的笑容都淡了一些。
他们一路向着女儿河岸边行去,沿路便见军营内外都有军士们在紧张忙碌,他们有的收拾盔甲武器,有的则正在向河岸运送物资,准备将要来临的大战。
不过,在宁远军各人的脸上,却并未见到多少紧张之色,对他们来说打仗,似乎也并非多要命的事。
由此可见,一支军队能不能打,除了保证战士们的粮饷待遇外,平日的操练也十分重要。
而明军之中,能做到以上两点的军队,可是少之又少,即使是被困在锦州城内的辽东灵魂人物,祖大寿也只能勉强维持其家丁的待遇不变。
吴三桂之所以能养得起麾下近两万的兵马,除了在辽东大量土地的产出,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总督洪承畴对他的支持,将大部分粮草饷银都优先拨付给宁远军。
小主,
宁远军的大营分布,便是吴三桂的中军设在中间位置,正对着将要全力攻打的河段,余下各营在左右依次摆开,惟有后军居于中军之后。
他如此布置,盖因女儿河南岸已无清军驻扎,而女儿河西段虽也还有数千清军虏骑,但唐通、白广恩、马科三人的兵马,依次挡在前面,他这里自然无须再作防备。
陈九皋的神机营炮队,设在了距离河岸五六十步外,毕竟河岸处沙土松软,即使垫上山石,在大炮后坐力的冲击下,也容易使火炮易位,所以不能离河岸太近。
如此距离上,恐怕就只有那数十门红夷大炮才能轰击到对岸清军,见此情景,宁远军诸将纷纷质疑起来,仅凭这数十门红夷大炮能否压制住清军?
陈九皋的脸色瞬间便难堪起来,但是他的脑子也在这一刻灵活起来,受河边那些木排的启发,陈九皋提议,用木桩将那些木排固定住,如此营中些打射一二里距离的火炮,便可在木排上发射。
宁远军诸将士们说干就干,毕竟神机营的炮火越猛烈,清军的防线就越脆弱,而己方将士的伤亡也就越小。
宁远军虽然堪称一支敢战之军,但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能减少己方伤亡的战术,哪个又会嫌弃呢?
更何况,为了更快架设起浮桥,木排本来就准备的十分充裕,现在使用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架设浮桥。
随着军令下达,这里也立刻变成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