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哪怕是再有雄心壮志,在此时也是根本没有做好与辽人直接对战的准备,自然对于秦刚的这个和平及平衡观点大加赞赏,更是认为自己在北方布局安排了秦刚,才是最难得的智慧之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在章惇已经数次表示,在北方辽人的威胁逐渐减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秦刚调回京城,无论是在中书部门安排重要职位、又或者是在翰林馆阁里进行必要的培育,都是可以彰显出朝廷对于立功臣子的厚待。
但是,赵煦却有自己的考虑:
秦刚对于他未来要更牢牢地掌控朝廷全局具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所以他不想让秦刚成为当前任何一处势力去争取及拉拢的对象。
秦刚目前还是孤臣、将来也必须是孤臣!只有这样,来自他这个天子所赐予及特别关照的,才会是这个孤臣最重要以及唯一的依靠。
眼下秦刚关于北方局势的判断,无疑又是给了他这种规划想法一个极好的理由。
同知枢密院事的林希此时觉得需要发言了:“陛下,臣亦赞同秦待制的观点。只是,为消除北方辽人入侵的隐患,渤海人还是必须要扶持的,只有渤海人稳定活动在辽人的后院,河北河东的安全才有保障。至于如何去把握对渤海人扶持的力度,既让他们维持着对于辽人的威胁,又不至于让渤海人自身坐大。臣认为,秦待制已在河北治军有了一年,还曾去过保州与高丽,理应在这方面最有经验,宜交由他至前线临机掌握!”
“言之有理,秦卿对此可有何建议?”赵煦点点头顺势问向秦刚。
“微臣以为,可以从三点着手把握:在武器装备上,多给防御型武器,少给及不给进攻型武器;在外交把控上,可让高丽利用保州争议之地话题,在适当时机出面调停,促进辽东地区的三方平衡;在军事指导上,利用微臣派去的军事顾问团,劝说渤海人重点经营辽东南部区域。这样子发展起来的渤海国,既可以实现牵制辽人的作用,但是因为其东面有高丽、北面有生女真,也不至于会原地做大。”
一番话说得赵煦连连点头。
章惇此时便在内心痛骂林希的猪队友行径。本来之前与秦刚的一次会面,双方虽然没有太多的关系进展,但是最起码是有了初步的友好迹象。
而在今天皇上在小朝会时临时起意召集秦刚来议之时,他就已经在内心盘算好了,想着找个机会,借机举荐秦刚回到朝中,或者是兵部、或者直接至中书任职。这样一来,也可推动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关系。
只是林希这个短视的家伙,看似借机在与曾布的争执中,维护了自己这一方的观点,取得了在朝堂争议之中的一点点小优势,却在无形中,破坏了章惇对于秦刚拉拢的大计。
因为顺着当前的话题赵煦很自然地提及了接下来处理渤海人问题的人选,而殿内众人的眼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秦刚。
见状自知别无选择,秦刚索性主动站出:“微臣既食朝廷俸禄,自当为陛下分忧。如有任何差遣,微臣万死不辞!”
曾布却是立即说了一句:“因渤海人之事不可明示,徐之只能暂时留任知沧州原职。”
赵煦虽然点点头,但是却跟着说道:“郭长风【注:郭伟,表字长风】年纪不小了,这些年驻守瀛州也算有功,让他回京任职,高阳关路安抚使司就移镇沧州吧!”
众人先是一惊,皇上的这个意思是:既然眼下不便让秦刚离开沧州升官,那么就把郭伟调回京城另任,高阳关路安抚使司的治所移到沧州,也就是意味着秦刚可以在原处升任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这样的任命虽然有点令人意外,但是细想一下,却也是最妥当的安排。你给臣子委任的是关乎国境和平的大事,却如果又不给予更高的官职,这总是说不过去的。
而且秦刚本来就兼了高阳关路的兵马副都总管一职,这次直接扶个正,的确更有利于他调动更多资源,来协调安排与渤海人之的关系。
殿中的诸位宰辅对这样的任命建议均无异议。
私下腹诽的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