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满意的对李水说道:“商君书院,颇合朕意。”
李水微笑着说道:“陛下,对于办书院,臣还是有一点心得的。”
嬴政很感兴趣的说道:“有何心得?说来听听。”
李水说道:“往日的读书人,是在家中读书。对于古圣先贤的文字,各人有各人的解释。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不同的派别。这些派别之间,互相攻讦,这倒也罢了。关键是有的派别,会捕风捉影,含沙射影,诽谤朝廷。”
嬴政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其实他一直受这个问题的困扰。天下间的读书人多了,总给人一种不太安稳的感觉。这也是他要来商君别院视察的目的之一。
李水说道:“可如今不同了。臣把这些读书人集中到书院之中,让他们统一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灌输忠君爱国的大道理。”
“臣会告诉他们,天下一统,要好过四分五裂,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想着六国旧梦。臣还会告诉他们,天下安定,要好过百姓流离失所。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对百姓生出同情。”
“纵然有极个别的读书人,心中有些自己的想法,可是潜移默化,天长日久,他们会从内心深处认可的。就算他始终不认可,也没什么。只要绝大多数读书人都认可了,剩下一两位,也无法成事了。”
嬴政很满意的说道:“妙哉,原来书院还能做这种事。”
李水微笑着说:“听闻淳于博士,也在筹备书院。将来我大秦的书院越来越多,那么忠君爱国的读书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嬴政忽然说道:“不可,这其中有个大弊端。”
李水胸有成竹的说道:“陛下请讲,臣可以一一解释。”
嬴政说道:“你和淳于博士,朕自然是信得过的。若有阴险小人,借着办书院的机会,策动读书人,拉拢他们造反,那不是一个大麻烦?”
李水微笑着说道:“无妨。读书人进入书院,第一个目的定然是要考科举的。我们只需要在教科书上,确立忠君爱国的思想便可以了。”
“他们只要读书,每日接触的,就是天下的大一统,百姓安居乐业。除此之外,我们在科举的考题上,也设置一些关于天下一统的题目。如此一来,可保天下的读书人,再也不会生出诸侯战乱的心思来。”
嬴政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皱着眉头说道:“若那些读书人,不想着考科举,一心跟着反贼造反呢?”
李水沉默了一会,幽幽的说:“臣冒死说一句,读书人明明可以通过科举做官,获得荣华富贵,为何要提着脑袋造反呢?”
嬴政愣了。
李水接着说道:“臣再冒死分析一下。想必那时候,朝政腐败,欺压良善。百姓们苦不堪言,读书人没有出路。科举成了徇私舞弊的场所,举荐则只看重门第不看中才华。”
“若真到了那时候,这天下已经岌岌可危了。有没有书院,都是要灭亡的。”
嬴政勃然变色:“谪仙觉得,朕的天下,有可能灭亡?”
李水躬身说道:“臣以为,陛下英明神武,天下固若金汤。然而后世子孙,是否贤德,谁能预料?”
嬴政的手掌都在微微发抖。
跟随嬴政的那些小宦官,全都吓得大气不敢出。这些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谪仙吃错药了吗?胡言乱语什么?
而站在不远处的相里竹,也一脸紧张的看着李水:他这是怎么了?以前他厚颜无耻,谄媚君主的时候,觉得他很讨厌。可是他忽然铁骨铮铮起来了,倒觉得还不如厚颜无耻好呢。
这时候,李水大声说道:“所以,臣一直在寻找一个办法,制定一个制度。让陛下的后世子孙,无论贤愚,都可以让这天下安稳如初,可以让我大秦万世不易。”
嬴政的脸色顿时缓和了很多:“当真,有这等办法吗?”
李水正色道:“臣自从来到咸阳,就在谋划此事。臣私下里,将这件事分成了两个步骤。第一步,叫做肢解权贵豪强。第二步,叫做安定天下民心。”
“臣劝谏陛下迁徙关东豪富,开科举,封王之后再行推恩令。就是在做第一步。不出十年,天下间,再也没有能够与朝廷对抗的势力。”
嬴政略微思索了一番,微微点了点头。
李水又说道:“如今臣开书院,教授百姓识字,通过专利局鼓励新的技术。就是为了第二步做准备。”
“天下人,最容易满足。只要能够吃饱穿暖,他们就会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若政治清明,可以受到公平对待,他们就会对朝廷爱戴有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