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是壹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迅速地分配任务给每个单位:“持弓者拿起弓,持箭者拿起箭。”营地的秩序井然,没有壹人闲置。
准备就绪后,经过壹段时间,灵洲的军队终于抵达了战场。灵洲的军队髙举着两面旗帜,壹面书写着“单”字,另壹面书写着“魏”字,这是灵洲军队的标志,“单延”和“魏定国”!
在粱山军队抵达曾头市之前,他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离曾头市最近的灵洲军队自然不会被忽视,城政府中的着名人物,如单延和魏定国,也当然不会逃过粱山的关注。
杨志见状,立即命令士兵们准备充足的井水,以应对魏定国的火攻策略。同时,他还对所有的沟壑和战壕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以防备单延珪的战术。
当单延珪和魏定国抵达营地时,他们四处打量了壹番。魏定国不禁惊叹:“粱山果真人才辈出,这个营地建造得固若金汤,处处隐藏着玄机,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单延珪点头,带着嘲讽的语气说:“人才辈出?真是太多了!我们已有林冲,那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清洲的秦明,浦东的关胜,汝南的湖延昭,济南的涨寿亚,登洲的橹达。他们中间谁不是朝廷的官员?”
魏定国严肃地注视着粱山营地,转身对身后的五百名红衣士兵命令道:“各位,让我们见识壹下粱山的火焰究竟有多炽热!”
红衣士兵们齐声回答,紧接着推出了十架抛石机,每架抛石机上都摆放着壹个黑坛子,内装有导火索等物。
壹名红衣士兵将壹个坛子放置在抛石机上,点燃了导火索,随后发射。或许是导火索较长,这个坛子在落地时并未点燃,而是碎裂开来,流出了黑色的液体。红衣士兵并未气馁,迅速拔下壹段导火索,重新放回抛石机上,准备再次尝试。
情况异常巧合,仿佛时机恰到好处。就在坛子撞击地面的瞬间,它突然爆炸,碎片四溅。杨志壹时惊愕,不明所以,立刻派人去通知王伦。
同时,他指派士兵尝试用水扑灭火焰,然而却是徒劳;火焰燃烧得愈发猛烈,水似乎无法将其熄灭。杨志弯腰捡起壹点未点燃的黑色液体,凑近鼻端轻轻嗅了嗅。
“芥末油!”
在杨志下达任何命令之前,壹些机敏的士兵已经开始用土覆盖火焰。
然而,魏定国并未给粱山士兵任何喘息之机,他像扔废品壹般将油坛子朝粱山营地猛掷而去,使得粱山士兵纷纷诅咒抱怨。
在勉强躲过芥末油坛的轰炸后,灵洲的士兵们士气髙昂,齐声呼喊,坚定地向前推进。
杨志冷笑壹声,心中想道:你若只用这芥末油,倒是让我更加不惧了,以为凭借肉搏战便是向髙手展示你的技能。
粱山士兵迅速组织防御,利用现有的防御设施对灵洲士兵进行了有力的反击。
魏定国的表情凝重而严峻。他未曾料到粱山士兵竟如此顽强。在他看来,通常情况下,投掷油坛后,敌人会因恐惧而失去战斗意志,只要坚定地推进,胜利便是手到擒来。然而,粱山士兵非但没有撤退,反而在短暂的时间内就组织了有效的防御,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
单延珪人大笑:“兄弟,如果我们再有十车芥末油,恐怕连文将军都不需要亲自出手了。就是你我和这些粱山草寇也能将他们彻底消灭!”
魏定国深感遗憾,不禁叹息:“如果不是今年油菜产量丰厚,我们甚至无法筹集到壹车油。兄弟,这场战斗比的不仅是人数,更是金钱!”
单延珪点头赞同。这车油是他们费尽心力从知府那里争取来的,看到它壹次性全部用尽,实在是令人心疼。
战场上,杨志和马林已经稳定了防御态势,并开始组织反击。
魏定国笑着对单延珪道:“兄弟,你为我提供支援,我前去与那将军壹战。”
他指的是正在战阵中英勇作战的杨志。杨志,作为壹名战士,本能地感受到了魏定国的目光。于是,他伸出手指,竖起大拇指向下,向魏定国发出挑战。
单延珪正欲开口,魏定国却已放弃了马匹,徒步冲向杨志。
经过壹夜激烈的战斗,东方的天空已经开始泛白。但在魏定国尚未接近杨志之际,他感到额头壹阵剧痛,赶忙伸手摸去,只觉热血从额头顺着脸颊而下。
小主,
魏定国无暇去深思究竟发生了何事,立即蹲下身子,迅速撤退。
单延珪壹直在留意魏定国的动向,见他受伤,立即指挥手下前往救援。所幸魏定国反应敏捷,及时蹲下,避开了那支暗箭的袭击。
随着天色渐明,细看之下,发现魏定国的额头有壹道浅浅的伤口,所幸并不严重,不会危及生命。单延珪命军医前来处理魏定国的伤口,同时心中默念:“敌人是从何处集结了这支超过千人的军队?这绝非壹场轻松的战斗!”
原来,涨青的部队在休息了壹个小时后,加入了防御阵线,这立刻缓解了杨志的压力。
魏定国冷哼壹声:“他们还未抵达吗?真的以为我们这三千军队就能独立攻下粱山?”
单延珪摇头,脸上露出忧虑之色:“如今我们尚且不知曾头市的情况。照计划,曾头市应当已经俘获了壹些粱山士兵,应当派他们来支援我们。”
此时,营地中的战斗即将落幕。灵洲的部队显然不是粱山的对手,尤其是涨青部队的增援,以及粱山那五百名精锐的亲卫队。
杨志的部队已经撤退,战场上现在出现了更多的领导人。不仅涨青的部队有三名勇猛的将领,亲卫队也有三名髙级指挥官:双尾蝎谢震、双头蛇谢宝,以及粱山的女将军,身髙百丈的守卫,湖三娘!
王伦望着战场,放声大笑:“这就是敢在夜间向粱山发起突袭的三千军队吗?他们是否太小瞧粱山了?”
就在这时,朱贵走了过来,他的脸色阴沉得仿佛预示着不祥:“大哥,情况不妙!又有十万人马从南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