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中医药调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每日医案 短耳的兔子 663 字 1个月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病案]宋某,男,47岁,一年来头痛眩晕,口干内热齿鼻时衄,面色红赤,血压增高至17.3/13.3kPa(130/100毫米汞柱)。舌质紫黯,苔黄褐厚腻,脉沉弦数。实验室检查显示红细胞6.13×1012/L(6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205克/L(20.5克%),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根据上述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治则]清肝凉血,化瘀消滞。

[方药] 将15 克龙胆草、15 克黄芩、15 克泽泻、15 克川芎、30 克藕节、30 克白茅根、30 克鸡血藤、9 克山扼、9 克桃仁、9 克红花、18 克三棱、18 克莪术、12 克银柴胡、25 克银花、5 克丹皮、2 克芦荟以及 3 克青黛准备齐全。然后按照医嘱连续服用这副药剂共 25 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头痛和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之前的出血情况也已经停止了。然而,此时却出现了新的问题——大便变得稀薄不成形,身体感到十分疲倦无力,脉象也转为沉细之象。于是,医生对之前的药方进行了调整:减少了龙胆草的用量,并去除了芦荟这味药材。接着让患者继续服用这个修改后的方剂长达三个月之久。最终,所有的不适症状都完全消失不见,血液检查结果和血压值也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评析]本病,即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血液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病症。这种血液病的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导致红细胞数量以及血液粘度增加。这种状况进一步引起血管扩张和血流缓慢,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胀、眩晕、面赤、口干、耳鸣、失眠等不适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便秘、尿黄、手足刺麻以及齿鼻衄血等现象。从脉象上看,患者脉弦,舌质深红紫黯,并伴有瘀点。

在西医治疗方面,主要采取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方法,但往往伴随着副作用,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患者们更倾向于寻求中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来诊断和治疗疾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如果处于病情的进展期,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肝热血滞所导致的实热病症。这种病症表现出体内阳气过盛、热毒积聚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方面应当采取以寒凉之性直接抑制火气的方法作为主导策略,旨在促使体内的实热通过肠道顺利排泄出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倘若患者同时还存在脾虚的症状,那么在治疗用药时就必须要谨慎调整了。此时应该适当降低苦寒类药物的用量,并斟酌考虑添加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药材,比如党参之类。这样做既能够避免过度损伤脾胃之气,又能兼顾到整体的调理与平衡。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值得关注:当患者出现血色素明显下降但白细胞却异常升高的时候,这意味着身体内部可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或者其他病理变化。针对此种状况,适宜增添一些具备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成分,例如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等等。这些草药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热毒,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实现预期的治疗目标。

总之,对于这种慢性进行性血液病,患者需要综合运用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疗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生活调养,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