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邵女士,今年 49 岁。于 1978 年 6 月 6 日初次前来就诊。据其所述,自 1975 年 8 月开始,她便一直处于低热状态(体温大约维持在 38℃上下),同时还伴有关节和肌肉的酸痛感、头晕目眩以及极度的疲倦乏力。不仅如此,她还饱受着烦躁不安和失眠之苦。更令人困扰的是,她感觉口干得厉害,无论是进食还是在夜晚休息时,都需要频繁地喝水来缓解口渴症状。此外,眼睛也出现了干涩发痒的情况,以至于阅读变得十分困难。
经过进一步的身体检查发现,邵女士的肝脏有所肿大,肋下约 1.5 厘米,但并未出现颊部红斑。大肌肉群没有触痛感,也不存在硬皮症的迹象,关节既没有红肿现象也未发生畸形,淋巴结大小正常,腮腺区域未见肿大。而且,她的唾液呈现出粘稠丝状,舌背上前三分之一处有明显的裂纹,舌乳头萎缩状况严重,尤其是中央区域更为显着。在接受检查时,可以看到舌头能够轻易地与口镜粘连在一起。当按压左右两侧腮腺时,仅能见到极少量的唾液分泌。通过专业检测,其泪液分泌量为 0.3 毫升/5 分钟。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20×109/L(/立方毫米),血沉96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谷丙转氨酶正常范围,锌浊度30单位,蛋白电泳:球蛋白33%,白蛋白/球蛋白=3.3/3.9,免疫球蛋白测定:IgG3600毫克%,IgA380毫克%,Igm210毫克%,狼疮细胞(3次)未找到。曾经陆续地将其病症考虑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以及自体免疫性疾病等等。然而最终经过上海的一家医院确切诊断之后,确定为口一眼干燥和关节炎综合征。在此之前,已经尝试过多种多样的中西方药物来进行治疗,但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长时间以来一直需要依靠毛果芸香碱来控制相关症状(每天服用 18 毫克),可是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从中医辩证的角度来看:患者感到口舌异常干燥,口中出现糜烂并且伴有难闻的口气,吞咽食物变得十分困难,胸部和两肋之间有梗塞疼痛之感,筋骨关节也常常拘挛疼痛,眼睛里的睛珠干涩难耐,发出的声音沙哑低沉,不时还会有轻微的发热现象(大约在 38℃上下)。尤其是到了下午的时候更为严重,心情烦躁不安难以入眠,两手心两脚心以及心窝处烦热灼热,舌头质地干红且破裂开来完全没有舌苔,整个舌面上一点津液都不存在,舌头本体与上颚还有牙齿相互粘连着,脉象则呈现出细弱而快速且力量不足的状态。
[治则]养胃津益脾气。
[方药]鲜石斛30克,淮小麦30克,生山药15克,生白芍9克,生扁豆9克,南沙参9克,生谷麦芽9克,金橘饼9克,佛手柑4.5克,蔻仁2克,通草1克,鲜荷叶半圈。7剂后,口舌干燥、口臭目涩大减,进食及夜间均不需饮水,停服毛果芸香碱。效不更方,再以上方进退连服30余剂,症状悉除。查体:面色红润,目睛清亮,舌面有津,精神充沛,肝肋下0.5厘米。复查白细胞总数4.45×109/L(4450/立方毫米),血沉21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转阴性(2次),谷丙转氨酶正常范围,锌浊度10单位,蛋白电泳:r球蛋白16%,白蛋白/球蛋白=3.8/3.7,免疫球蛋白测定:IgG1790毫克%,IgA175毫克%,IgM210毫克%,均基本正常。仍服中药原方巩固。随访三个月,情况稳定,达到近期临床治愈。
[评析]本病例病程已三年,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显,用中医辨证施治获满意近期疗效,不但症状明显改善,免疫指标也均从长期异常转为正常。口一眼干燥和关节炎综合征的特点是“燥”,综观临床表现,辨证为胃津枯涸,脾不散精,故用石斛清胃汤加减,方中石斛、沙参、白芍以生胃津,山药、小麦、扁豆、谷芽、麦芽等谷实之品以养脾气,酌加佛手、橘饼、蔻仁以理失调之中气,少佐通草、荷叶以清通疏浊而宣久滞之胃气。重点抓住养胃以生津,益脾以调气。脾恶湿,务需防止养阴生津药之滋腻以碍脾运,胃畏燥,应该避免温燥之药而耗液。方中药物淡而轻清。不用麦冬、生地免粘滞之虑;不用党参、黄芪益气防温燥之忧,理气不用陈皮、木香,而以橘饼、佛手;升散不用升麻、柴胡而以轻芬之通草、荷叶。这类病人反应相当敏感,选药酌量必须细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