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拿下幽州西南四郡之后,刘昊并没有膨胀到大军立即四出席卷整个幽州。
尽管手中有足足十七万青壮。
但,刘昊清楚的明白,这十七万大军并不是精锐士卒,仅仅只是刚刚放下农具的青壮,单挑,可能连守城的士卒都打不过。
并且,武器短缺、皮甲短缺,连十万青壮都武装不了,又谈何大军四处席卷整个幽州。
不说,现在他能不能打的过幽州的官兵。
他刘昊投身黄巾,目的并不是要攻城掠地的,也不是要打朝廷的,这些统统不是他刘昊的目的。
他刘昊的目的是要,在黄巾起义期间,疯狂扩充自己的实力的。
什么地盘,那都是虚的!
就算你占据一州之地,两州之地,那又如何?
没有消化!没有精锐大军!
回头,朝廷剿灭张角之后,直接盯上你,占据的地盘越多,那拉仇恨拉的越猛,倘若,你占据三州之地,朝廷恐怕会集合大汉十州的世家力量、官府力量全力攻打你!
因此,刘昊清楚的明白,把时间、力量浪费在打地盘上,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
最正确的做法,无疑是在众黄巾吸引了朝廷注意力的时候,自己在敌后,疯狂暴兵,疯狂提升自己大军的实力。
在几个月后,黄巾败亡之际,争取拉起一支几十万可堪一战的力量。
那时候,几十万可堪一战的力量,无疑对朝廷极具威慑力,仿佛核武器一般。
只有自己手中的力量,那才是王道。
刘昊屯兵代县四郡不动。
集合四郡内的全部铁匠、能工巧匠,全力打造武器装备。
并带着关羽,亲自前往军营,拿出自己在现代知道的训练方法,训练士卒。
一边训练士卒的同时,刘昊,同样没有停止暴兵。
竖起自己的大旗,公开自己的出身,并打出高祖托梦、欲拨乱反正的旗号,招收四方汹涌而来的青壮。
麾下兵力疯狂暴涨,很快越过十七万,大军膨胀至二十万,并且,还在以一种令人惊颤的速度,疯狂增加着。
就在刘昊之名,震响幽州,扰的幽州风云变动之时,天下亦是动荡一片、烽烟四起。
张角振臂高呼,穷苦大众,活不下去的,纷纷揭竿响应。
黄巾上百万,各地山匪、盗贼更是纷纷响应,徒增三分威势!
浩大的黄巾,直接席卷天下八州二十八郡,震怖天下。
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黄巾阵营在短短一个月间形成了三大主战场!
第一路主战场,以天公将军张角兄弟三人为首,冀州巨鹿为主战场。
张角集合最精锐的黄巾军,先后攻下巨鹿、广宗、下曲阳,三个城池,互为犄角,并,准备全据冀州,从东北方向围攻洛阳。
第二路主战场,以大渠帅波才统领,正率领麾下十万黄巾,疯狂进攻颍川,准备从东南方向进攻洛阳!
第三路主战场,由黄巾大渠帅张曼成率领,疯狂攻打南阳郡,准备从正南方向,向北围攻洛阳。
短短一个月,黄巾攻略州郡,烧毁官府,杀害史士,开仓放粮,劫掠城镇,声势浩大,三路大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从正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对洛阳形成围剿之势。
随后,一道令大汉世家震动、惊惧,令百万黄巾兴奋的消息传出:
一个月的猛攻,帝乡南阳郡,被张曼成攻破!
消息传出,大汉震动,朝野震怖。
南阳郡,可是大汉第一大郡,更是帝乡,昔日光武帝刘秀的家乡。
帝乡率先被攻破,无疑,直接狠狠的甩了大汉世家以及皇帝刘宏一记耳光。
看吧,帝乡都被攻破了,攻下洛阳还会远吗?
本来根本就没把黄巾当回事的汉灵帝,吓的面色苍白,立即调集大军准备镇压。
令大将军何军坐镇洛阳,防卫京师重地。
令北中郎将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
令左中郎将皇甫嵩统兵四万围剿东南方颍川波才!
令中郎将朱儁以及其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四千人,出发与朱儁军连军三万,进攻占据南阳郡张曼成!
考虑黄巾声势实在浩大,大有攻下天下的节奏,灵帝在群臣的建议下发放募兵权。
令各地州郡可自行招募兵卒、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共抗黄巾!
朝廷三路大军齐出,出虎牢关,分别向着巨鹿、颖川、南阳进发。
就在大汉纷乱一片之时,终于,关于刘昊的消息传到了巨鹿。
冀州!巨鹿!郡守府!
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杏黄色田子领道袍,手持九节杖,面容威严,头戴一顶建华冠,插着一支黑漆簪子,耳朵后面的头发却不梳,任其披散在脑后,随风起伏潇洒飘逸。
无疑,此人正是天公将军张角。
在张角身边,还有一个绝美少女,正在给张角倒水。
小主,
只见那绝美少女,一袭黄色衣衫,十六、七岁妙龄,一身胜雪般的肌肤,仙气飘飘。
给人以百合般的纯洁,仿佛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绝美仙子一般。
在下首,亦是端坐着人公将军张梁、满脸络腮胡的地公将军张宝。
此刻,张角的面色并不好看,沉闷道:
“二弟、三弟,我们兄弟刚刚打下巨鹿、广宗、下曲阳三座城池,朝廷就兴兵来范,卢植乃沙场宿将,并且麾下军队,更是朝廷最精锐的北军五校,我们不得不防啊!”
只是,张角声音刚刚落下,满脸络腮胡的张宝却是满脸不屑,大声道:
“大哥休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区区卢植而已,大哥可不要忘记,我巨鹿有二十五万大军,还怕他区区卢植?”
“就是,大哥,二弟说的对啊!”
“那卢植再强,我黄巾也不弱,张曼成可是攻下了南阳郡!”
人公将军张梁亦是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