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白马氐首领杨飞龙无子,于是以外甥令狐茂搜为养子,杨茂搜继任首领后,为避齐万年之乱,率部回到仇池立国,死后长子杨难敌继位,依族中习俗与弟弟杨坚头分领部曲。
前秦时分为五支,实为同族,分别为杨难敌、杨坚头两兄弟的后代,最早逃来的是杨佛奴、杨佛狗兄弟,二人的父亲杨宋奴是仇池第三代国君杨毅之弟。
杨难敌死后,杨毅继位不久,杨坚头长子杨初叛乱杀死堂兄杨毅夺位,杨宋奴成年后又谋杀杨初,但夺位失败,被杨初之子杨国所杀,之后杨国又被叔父杨俊杀死夺位,其子杨安也逃来前秦。
前秦灭仇池时,先后投降的杨统、杨纂叔侄,前者是杨俊的少子,后者是杨俊长子杨世的儿子。
深受苻坚信重的大将杨安,与娶了苻坚次女的杨定,以及杨纂、杨辅、杨盛,为同辈族兄弟。而娶了苻坚长女的杨壁,血缘则远的多,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白马氐首领杨腾的次子一脉,杨腾也就是杨飞龙的高祖父。
仇池、武都二郡毗邻汉中,巴郡、汉中本就是五斗米道起源之地,氐人又向来崇奉鬼神之说,也受到一定影响。陈寿在《三国志.张鲁传》中就记载张鲁“以鬼道治民,自号师君”,作为仇池国统治阶层的杨氏与天师道关联颇深,尤其是与其他几支同族关系一般的杨安。杨安常年在外领军,又子嗣不丰,其妻妾为此随寇氏学道,若不是淝水之战后前秦国中变乱,两家已经结为姻亲。
杨安奔秦时,元妻及儿女未能逃出,在仇池遇害,先至前秦的杨佛奴、杨佛狗已居高位,他在最为惶惶、落魄之际,受到苻坚厚遇,此后一生忠心效命。灭仇池后,苻坚善待杨统、杨纂,杨安也没有丝毫抱怨,他大半辈子尽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继娶后所得的几个儿女也都年幼夭折,只养活一个女儿,因出生时以素锦包盖,就取了小字帛儿。
襄阳攻克,杨安病逝时,杨帛儿才十三岁,尚未及笄,她幼时即受家中女眷影响,诵读道书、打坐练气,还曾在国子学与前秦国中贵族子弟一同受教。寇谦之、吕隆相继升入太学后,杨帛儿也改为去往宫中学官,由于父荫待遇与宗女等同,并兼修礼节,与苻蕾、苻桐等人为友。
通过一层又一层的人脉关系掩护,窦冲才得以避过苻重耳目,由蒲津入河东,再由孟津入洛阳,秘密抵达吕光私邸。
随即,吕光遍邀宾客,为其庶长子吕纂举行婚宴,宗族尽在长安的他根本没得选。吕光年少时虽不喜读书,但也接受过完整的儒学教育,无法像铁弗首领刘卫辰那般,为了逃出生天,能做到丢下妻儿、族人,每每近乎匹马亡命。
因为襄阳战事,身为冶监丞的吕德世,正因公务外派到骊山,督查矿石采运。
《魏书.食货志》中记载,“世宗延昌三年春,有司奏长安骊山有银矿,二石得银七两,其年秋,恒州又上言,白登山有银矿,八石得银七两,锡三百馀斤,其色洁白,有踰上品。诏并置银官,常令采铸。”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迁都洛阳,并大举改革。北魏延昌三年(514年),时值宣武帝元恪在位,次年,冀州僧人法庆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以大乘教为名聚众起事,这位大概就是《边荒传说》里以十住大乘功称雄的竺法庆原型。
淝水之战后,前秦国中变乱,出于家族联姻,杨帛儿被迫嫁给吕隆,而寇谦之则在错过这桩姻缘后,沉心于天师道,一生未娶。
后秦大乱,刘裕第二次北伐前,寇谦之结束隐居,出嵩山,自称天师,前往北魏京都平城推行新道,被太武帝拓跋焘奉为国师,又应其建议改元“太平真君”,并受邀亲往“玄都坛”受符箓,此后北魏历代皇帝继位,都要“登坛受箓”。
寇谦之革新后的天师道也吸收不少佛教义理,且寇氏早年曾受后赵国师佛图澄恩惠,他本人并无排佛之意。但拓跋焘崇奉天师道后,受到崔浩等人挑拨,于是下诏灭佛,杀各州僧人、毁佛像,并禁止百姓信佛,史称“太武灭佛”。
与执意灭佛的崔浩分道扬镳后,寇谦之自感年事已高,以拓跋焘名义在平城桑乾川以南、南都新平城以西的恒山脚下,修建静轮天宫,太武灭佛十年后(448年),寇谦之死于未建成的静轮宫,至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方才修成,即玄空阁,后世改玄为悬,称悬空寺。两年后(450年),奉命纂修国史的崔浩以“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被拓跋焘诛杀,并尽戮其族,又两年后(452年),饮马长江,使刘义隆落得仓皇北顾的拓跋焘,时年四十五岁为近侍宗爱弑杀。
小主,
书归正传,骊山为秦岭支脉,传说中女娲在此“炼石补天”,显然远古时期人们就知道这里有矿了,周幽王在此留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秦始皇陵也建在骊山脚下,周、秦、汉、唐都在骊山围绕温泉修建宫室。
之所以称作银矿,只是因为富银,银矿石中往往还有金、铜、铁、锡、铅、锌等元素伴生,骊山的矿石开采自秦、汉以来就时断时续,并不是在北魏南迁统治重心后才新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