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议政

生而逆流 孤帆远扬 2150 字 1个月前

良久,林娟俏脸羞得通红,三千乌丝散落在贺晨胸前:“公子,我终于成了公子的人了。”

贺晨紧了紧双臂:“睡吧。”

六月十一至六月十四,针对永丰府各类矿场、各类工坊、商营、货运、官道、乡道、湖库、堤坝诸务进行着梳理,初步对营收及所需投入的人力、银钱都进行着细算。

贺晨拿起统计的一应账册细细看着,心里怒气已然在升腾!贺晨偏向雷宏一些:“雷大人,官道整修银钱投入有没有什么依据?”

雷宏不由往贺晨靠近两分:“大人,这依据很是难定,各县的地形都不同。”

贺晨凝眉看着雷宏的眼睛:“雷大人,之前官道垦修,涉及大量土石开挖,跟现如今的修补加筑不能同日而语。”

雷宏点了点头,贺晨放下账册,目光很是平静地看着对面的一众州衙主事及十八县县令:“诸位,本官有些话不吐不快!以前各县都有一些路段没有打通,或因为需要绕山进行搬挖,又或者因为石头堵住了路,搬挖过程很是费力费时,如此一来,对应的银钱人力投入,本官能够理解!但如今各县官道都已打通,经年累月之下,塌陷、凹坑、车辙印坑进行加筑修填,两者之间,投入的人力和银钱能够一样?”

一众主事和县令都不由低下了头!

贺晨紧皱着眉:“我们以挖土为例来说,一个普通男劳力,每日可挖多少土,搬离丈外?”

全场寂静!

贺晨等了数十息之后,见没有人回答,心里很不是滋味:“本官知道,可挖长一丈,宽三尺,深三尺的土,并搬离一丈开外!依照我朝现行所计量方式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男劳力每日可挖三方土,搬离一丈开外。我们每月给民壮二两银钱,平均来算,每日工钱是六十七文不到,那诸位想一想,挖一方土是多少银钱?二十三文!据本官走过北地各县来看,不论是山林路边,还是穿过农田的路边,大大小小的石块诸位有没有看在眼里,塌陷、坑塘,绝大多数可以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的石块填进去,采挖黄砂摊平夯压,你们有没有细细算过?每里路五百两银子从何而来?都用到了什么地方?通常来说,每里路二百七十两到三百四十两之间,若是官衙交给了专门的买办之人来做,你们可知他们每里路至少有三十两的余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贺晨看着臊头耷脑的一众主事和县令语重心长又不无痛心接着开口:“别人赚取着白花花的银子,花天酒地之时有可能却在暗讽我们官衙的官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此言一出,不少人涨红着脸,贺晨不依不饶:“诸位有没有细细想过,我们一县之地若官道有百里,以五百两每里路来计,采办之人从中牟利多少?足足超过两千两之数!每个县衙都在往着州衙呈送公文,州衙怎么办?州衙堆着金山银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州衙往着帝都要银钱?国库银钱米粮哪里来?每个县都在拆东墙补西墙,都在哭天呛地!单只本官适才所说,你们若是不信,自己可以换上便装,甚至穿上粗布衣衫去百姓间过上几日看一看!到底本官说的对或不对!两千两银子,足足可以买到四千石粮食,诸位来算一算,四千石粮食,若在饥荒之时,足足可供一万人过活二十日!若在战时军中,四千石米粮,也可供给一万将士食用十日!”

“同样的道理,乡道、湖库堤坝,各衙公房建造,你们不妨去想一想!若以每县在这几个方面投入二十万两来计,被人轻松拿走八到十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若是用到实处,你们面临的那些个苦和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修一段路,修一段堤坝,修筑加固湖库,我们为什么不能细细去算一算,要用到多少石料?石料从什么地方来取最为便利?从采石的地方运送上要支出多少人力银钱?如同本官先前所言,一个普通男劳力,每日能挖多少土?若是石匠,他每日能够花开多少石头?他每日能够支砌多少石头?若用石灰拌着黄砂来进行支砌石头,人力又是几何?我们衙中的官吏,虽说各司其职,各行其责,但诸位有没有想过,倘若我们掌握到了其中关键,我们就不会被人糊弄!我们更不会出现被人偷工减料之后,引发严重后果,将自己牵连其中!”

说到此处,伏明、雷宏等州衙主官都陷入了沉思,而黄承明和汪全则是脸含笑意,目不转睛看着对面的一众主事和县令。

而一众主事和县令则一脸震惊之色!听说府尹大人对工事农桑很是熟悉,但不曾想居然谙熟于斯!惭愧之余,不免都在暗自告诫,以后一定要谨慎办公,否则兴许某天就会被抓到把柄,俸?能准时发放,官衣官靴及各项贴补都比之往常翻了倍的情形之下,衣食无忧,不能伸手的牢牢将自己的手给捆牢实了!比起丢官甚至丢命,做个为民请民的好官,兴许上升有望呢!

伏明及雷宏率先起身,州衙一众主官、主事、各县县令相继起身,朝着贺晨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大人,下官等受教了!”

“大人,下官等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