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读书人的出路

“于卿所言甚是,不过朕还是想要为这些死难者平反。”大明朝也不 是没有为冤死的人平反过,比如正德朝就给方孝儒平了反,仅此而已。也正因为如此朱祁钰认为只要自己不去做就没有人会去为那些冤死的人讨个公道,至少大明朝不会有。等到几百年后,完成了朝代更迭才有人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对于冤死的人还有什么意义呢?

朱祁钰笃定地回复让王文松了一口气,回头瞪了于谦一眼,多少为眼前这位兵部尚书过于执着眼前的稳定而丧失大义发泄一下不满情绪。

“王卿、于卿两位若是愿意便替朕谋画一下,如何可以将影响降到最小,避免因此造成过大的震动波及朝廷更是影响天下安定。具体的事情可以直接跟兴伴伴商议即是。”随着朱祁钰侧身一指,不只是王文、于谦一愣神,兴安也是短暂地错愕。

这事咋还交给司礼监参与了?正统皇帝是个没脑子的,什么事情都听王振的,所以只要不惹了王振宫里面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这位皇帝不太对付,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大臣的建议常常被他改到面目全非反而还能迎来朝廷一片称赞,是真心地称赞一点不带敷衍恭维的。至于宦官的话……哪个宦官嫌自己命长了在景泰皇爷面前出馊主意了?非得先弄死了不可,不然留着迟早会祸害到咱家跟着倒霉。

“奴才领旨。”虽然还弄不清楚朱祁钰的真实意图,但是先应下来才是做奴才的本分。

“朕想为前人平反的事情眼下就我们几个知道,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我不希望传出去。如果传出去了…”朱祁钰侧身瞄了瞄兴安。

“奴才保准一个字都不会透露出去,就是夜里歇下了也叼根棍子封住嘴。”兴安知道景泰皇帝陛下一向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人处事。

王文、于谦都是老臣、重臣,能臣,知道这事情干系重大绝对不会外泄。甚至于他们的家人也都被调教的很好,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事情。而自己做为一个内臣宦官,身上少个零件被人认为把不牢嘴被怀疑是必然的,所以如果事情计划不周密被泄露了出去皇帝一定会首先怀疑自己,会不会剐了不知道但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小主,

那如果真是王文或者于谦把这个事情给泄露了出去呢?放心,以这些年伺候过几任皇帝的心得而言兴安用屁股想也能猜到景泰皇爷也一定会公平、公正、公开处理这种问题,一定会把自己这个司礼监大太监给宰了以示惩戒的~

“臣领旨。”于谦、王文没客气,爽快答应了下来。

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别的二百五不放心,还不如捏在自己手里面。正好将朝廷要扩大吏名名额解决读书人出路的问题一起给办了。

“臣适才对陛下如何安排吏员一事还心存疑虑,原来陛下早有打算,是臣多虑了。”

“那倒也不是,这只是三、五年内的一个安排,长远而言还是需要有更多科举不成的读书人进入商贾、工坊、医馆这等营生才行。”

嘶……这恐怕不行吧?读书人进入贱业,脸面还要不要?

“再有个三、五年,第一批景泰朝的官办学馆学子也差不多该参加县试了。”正在王文惊疑之际,于谦缓缓说出了原因。

原来如此,皇帝陛下走一步看十步呀!景泰元年开始布局安排在各地开馆教书育人,一来解决官军的认字率解决就业安排问题,二来促进大量官军子弟有了读书的机会,增加官军入伍的积极性。

当这一批官军子弟和附近乡民子弟开始参加县试时,能读得出书来的自然一路考下去,读不出书来的也会很自然的冲击市面上“读书人”的求职市场。到了那时候你不去做的营生大把人去做,再有个三、五年之后想得开的就自然会想得开凭着自己识字去找个营生,想不开的……这种人也能考得上功名?!就算考上了,他们就能当好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