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明末时那些个督、抚,刀把子在手的总兵甚至守备都没有几个甩他们脸子的。我有刀有人,你一个耍笔杆子的能拿我怎么样?
“这……臣斗胆,北疆人选非得是六部尚书或都察院左、右都御使,便是侍郎也得是领内阁差使的,旁人去了都不行。”这话没错,可这就将人选缩小在极小的圈子里了。
“启禀陛下,不如派快马传旨让胡太师继续留任?”胡濙无论身份、威望还是经验都没问题,又总督北疆数年,也算是合适的人选。
“周卿故去是朕心中之痛,怎么可以再让太师重蹈覆辙?太师为国操劳久矣,该回京休息了。何况圣旨已下,怎么好朝令夕改。”朱祁钰并不愿意胡濙继续留在塞北,年龄大了,其实按历史轨迹……
“于卿,不如……就由卿替朝廷辛苦几年如何?”从殿里十几个脑袋上一一扫过之后,朱祁钰无奈的看向于谦。
于谦出身军户之家,巡抚山西、河南时有闻声止盗的名望,后升兵部侍郎、尚书也是个知兵的文官。更有甚者,于谦名望足够,作为大宁石亨的“恩相”他石氏叔侄就绝对不敢在于谦面前叽叽歪歪。而于谦领着兵部尚书衔,塞北诸将听其调遣也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这个时候于谦反而是最好的人选了。
“本来不忍于卿离朕左右,只是塞北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临时从云贵调罗通北上又会耽误了西南布局,所以思来想去只有麻烦于卿了。”于谦的性格其实也更适合这个职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于谦的性子,如果朱祁镇真的搞复辟于谦多半不会管,但是对于朱祁钰的死活他是一定会管的。此时身为封疆大吏手握兵权反而就容易很多了。
再者于谦从本心里看不起勋贵和武将的性子已经够惹人嫌了,偏偏对于工作能力差一些的文臣他也完全不给面子,典型就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臣,这也造成了他被复辟的朱祁镇冤杀时满朝文武居然只有一个锦衣卫小校去祭奠了。
“臣敢不尽心!”于谦倒是干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
“于卿千万莫作他想,实在是兵部之重如今就在塞北和南疆。南疆有罗通总督,可北疆暂时没有得力重臣,所以才拜托于卿了。”这话朱祁钰不是说给于谦听的,而是说给朝堂里其他人听的。
“塞外兵将若有不听调遣的,于卿尽可放心施为,无须专奏。朕将太祖高皇帝用过的御剑赐给于卿总督北疆军马使用,就是那柄饮过朕血的御剑……”朱祁钰下了本钱,把朱元璋用过的宝剑交到于谦手里,如果有哪个作死的闹腾,凭着这把开国天子剑,还喝过当朝天子血的御剑,哪个的脑袋都够砍的。
“凭此剑,塞北诸关、镇、城、堡不论军旗将校或是官民,均可先斩后奏。莫是有藩亲宗室违禁犯律,可依此剑一并擒拿,敢有违者准一律斩杀。”于谦呀于谦,我这可是买双保险呀!
按照朱祁钰的设计,有了这柄太祖朱元璋的天子剑,就算朱祁镇复辟之后也拿于谦毫无办法。只要于谦不蠢到交出天子剑,那么朱祁镇复辟的合法性就没有办法回避,凭着上圣皇太后孙氏也没有办法找出由头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臣岂敢。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于谦哪里知道朱祁钰这么深的算计,自然不敢要这柄太祖时用过剑。
切~太祖朱元璋用剑吗?一个大老粗,打天下时不是长枪就是大刀,这剑肯定是后制的用来装饰的而已。
“先生只管留在身边,无事便当作念想也好,警醒也罢,只陪在身旁就好。若是有事,也省了请旨,又或者令出二门,于卿可依此剑自行定夺。”
令出二门…嘶……这话有深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