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信函可通天

锦衣卫是全天下最大的特务组织,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应该起到为皇帝耳目应该有的作用。但很遗憾,整个明代能够善终的锦衣卫指挥使都不用掰手指头就能数出来。

“回皇爷话,这不是都有了内庭专门看民间邮递信件的,锦衣卫一分为四后也没有人专门负责这一块了。要不…奴才问问卢指挥使,给恢复起来?”舒良感觉今日这差当得有些浑了,早知道这么麻烦还不如在御马监跟阉马打交道省心。

人也没卵子,马也没卵子,大家交流起来也简单点不是。至于那些个御马军的军士……还记得土木堡之变后内官的报效马队吗?其实御马监也可以全都没有卵子的~

信访局几乎是内庭一个单独的部门,由司礼监负责从各部门抽签轮流安排人员当着内阁的面查看信函。内阁里吏员说是陪同、协助,谁知道是不是反向监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朝这几年的识字人数稍有提高,再加上从塞北获得牛、马较多在通驿上也有了较大进步,百姓呈报给皇帝的信函数量有见长的趋势。

任谁也是,张三家的孩子识字,写了信给皇帝陛下。原本不过是唠些家长里短的话而已,没想到还收到京城来的回信了,另说整个村子了,整个县城都差点疯了。

有一次就有两次、三次、无数次,正应了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是?

自此之后,百姓们给京城写信就更加积极、踊跃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得到一封从京城寄来的回信,看着回信上的“御赏”和“景泰阅”红红的印记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懂的人知道这是司礼监主持下由宦官们代笔在内阁回复的,普通老百姓不懂,就觉得这是皇帝看过的了,不然怎么有“御赏”这样的印章呢?

皇帝爷爷每日里要看的太多了,不耐烦一封封回信,这才让人代笔回信的。每回一封信,皇帝爷爷就看过后盖个印章嘞。皇帝爷爷看过的回信,还盖了皇帝爷爷的印章,可不得留着传世吗?

更有甚者,发牢骚的或是骂官吏的,不仅仅得到了回信还有上官找到当地县衙里问案,更有直接下到村里找到人家详细询问的。这就更不得了了,这是皇帝爷爷看了咱的信,来给咱作主嘞!

景泰皇帝朱祁钰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信访局给自己已经在民间拉起了一个令无数代皇帝羡慕的人气,百姓们现在对于官府的信任还不如写信呈报皇帝爷爷看呢!

“哦哦…如此便好。”没有失了与基层的联系就好。通过信函往来加深了与普通民众间的联系,让小老百姓有话可以直接写给朝廷这是好事。

“每日里信函都多吗?读信、回信忙得过来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工作的地方就有摸鱼。朱祁钰担心偷奸耍滑的情况,更担心从中作假的问题存在。

“回皇爷,听闻兴太监说,最初时三、五日也不得一封信,然后越来越多。如今奴才等人抽擎轮值,一日可收数十、上百封信哩。”明朝识字率还是较低,普通老百姓根本大字不识几个,没可能给皇帝写信。

识字的人中半数是有点身份的,轻易不肯走这条路子“上言”。哪怕顶个秀才的名头,也是想写奏折,反正景泰朝廷放宽言路不再遵守太祖时的祖制不准生员、学子进言了。好歹也算是个读书人,怎么能沦落到跟大字不识几个的百头小老百姓一个样子呢!

“这些信都如何处置的?”朱祁钰不放心继续追问道。

“回皇爷话,都是当日里看完,分门别类归档,三年后如无复查需求再行焚烧。”皇爷不会是随便问问的,这都是伺候的老人知道的事情。一旦皇爷问了,不是他已经知道了就是他要知道然后再深入了解、确认的。这里耍不得一点奸诈,否则至少是调到清冷部门去苦熬了。

“若是有建言,有申冤的,整理过诉求后移交内阁,定期再与内阁核对处置进程。”内阁虽然是秘书监一样的存在,但是阁臣怎么着也得是个侍郎衔的重臣跟进,也不会错到哪里去。

“余者问安的、报喜的,依例由奴才等回个信,由内阁加‘景泰阅’印,奴才等用‘御赏’印玺后走民间邮递的路子寄回的。”

“嗯…如此甚好…这些信函所述果有冤案?”民情上达天听可能是韭菜最后的倔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