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淮洪灾的救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陈葭和陈珏并未停下脚步。他们深知,仅仅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远远不够,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才是长久之计。于是,两人将目光聚焦到了房屋修补上,决心通过增加房屋修补的工作来进一步推进以工代赈,让灾民能够凭借自己的劳动,重新拥有遮风挡雨的住所。
这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陈府的书房里。陈葭和陈珏相对而坐,桌上堆满了关于黄淮地区灾情的资料和房屋修补的初步规划。陈葭轻轻皱眉,率先开口:“相公,如今黄淮灾民虽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房屋毁坏严重,许多人仍居无定所。我想,我们可以将房屋修补纳入以工代赈的范畴,让灾民参与其中,既能加快重建进程,又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陈珏微微点头,目光专注地看着资料,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子,你这想法甚好。不过,房屋修补工程浩大,所需资金绝非小数目。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组织灾民参与,还要确定资金的来源,这其中工部拨款与有钱人捐款的出资比例是关键。”
陈葭认真地说:“相公所言极是。我们先梳理一下房屋修补所需的各项费用,包括建筑材料、工具购置以及技术指导人员的薪酬等,以此为基础,去和太子商讨工部拨款与有钱人捐款的比例。”
陈珏回应道:“没错,娘子。我们还得制定详细的以工代赈方案,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比如,如何对参与房屋修补的灾民进行技能培训,怎样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报酬发放等。”
接下来的几天,陈葭和陈珏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制定中。他们查阅了大量以往的建筑工程资料,咨询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工匠,力求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方案初步完成后,陈葭和陈珏进宫面见太子。在太子的书房里,三人围坐在一起,气氛严肃而凝重。
陈葭先向太子行了礼,然后说道:“太子殿下,我们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可将房屋修补纳入以工代赈项目,帮助黄淮灾民重建家园。如今已初步拟定了相关方案,特来向殿下汇报,并商讨资金来源问题。”
太子微微点头,说道:“陈葭、陈珏,你们心系灾民,积极谋划,本王深感欣慰。但这房屋修补工程重大,资金需求庞大,你们详细说说方案和资金筹措的想法。”
陈珏接过话茬,恭敬地说道:“殿下,我们估算了房屋修补所需费用,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工具、工匠指导费用等。关于资金来源,我们认为可由工部拨款与有钱人捐款共同承担。只是这两者的出资比例,还需殿下定夺。”
太子思索片刻,问道:“依你们之见,这出资比例如何确定较为合适?”
陈葭回答道:“殿下,工部作为朝廷负责工程建设的部门,理应承担一部分主要责任。考虑到黄淮地区受灾范围广,房屋毁坏数量众多,我们认为工部拨款可占六成左右。而江南等地的有钱人,此前在赈灾捐款中已展现出一定的积极性,此次可鼓励他们承担剩下的四成。当然,具体比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太子微微皱眉,说道:“工部虽有一定的资金储备,但朝廷其他工程建设也需要资金支持,六成拨款可能会给工部带来较大压力。”
陈珏赶忙说道:“殿下,我们理解工部的难处。或许可根据黄淮地区房屋毁坏的紧急程度和重建的先后顺序,分阶段拨款,这样既能减轻工部的资金压力,又能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对于有钱人的捐款,我们也会制定详细的劝募计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
太子点头表示认可,说道:“此计可行。那你们说说这以工代赈具体该如何细化实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陈珏清了清嗓子,说道:“殿下,我们计划首先对有意愿参与房屋修补的灾民进行技能培训。从简单的砌墙、搬运材料等基础工作开始教起,对于有一定建筑基础的灾民,安排更复杂的木工、泥瓦工等技能培训。我们会聘请经验丰富的工匠担任培训师傅,确保灾民能够掌握实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