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代的时光悄然流转,翠谷村在王大山的带领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王大山的心中始终有一份不安,他深知,时代在不断发展,翠谷村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成绩上,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和转型。
这一年的夏天,酷热难耐,知了在枝头不停地鸣叫。
王大山顶着烈日,来到了村里的手工艺品加工厂。
工人们在闷热的厂房里忙碌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王大山走进一间工作间,看到张姐正专注地刺绣着一幅精美的图案。
他轻轻走到张姐身边,说道:“张姐,天这么热,大家工作辛苦了。”
张姐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王支书,不辛苦。咱们村能发展得这么好,我们辛苦点也是值得的。”
王大山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张姐手中的刺绣上,说道:“张姐,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不过,我最近一直在想,咱们的手工艺品虽然现在销路不错,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咱们得想办法创新,让产品更有竞争力。”
张姐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地说:“王支书,你说的创新,具体是指啥呢?我们这些手艺人,一直都是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做活,也不知道该怎么创新。”
王大山沉思片刻,说道:“张姐,我觉得咱们可以从设计和题材上入手。比如说,现在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图案和款式。另外,咱们也可以结合一些当下的热门题材,比如革命故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之类的,把这些元素融入到手工艺品中。”
张姐眼睛一亮,说道:“王支书,你这个想法好啊。我以前还真没想过这些。不过,要设计新的图案和款式,我们这些手艺人可能不太在行,这可怎么办呢?”
王大山笑了笑,说道:“张姐,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打算去城里请一些专业的设计师来村里,给大家做培训和指导。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肯定能帮我们打开思路。”
张姐听了,高兴地说:“那太好了,王支书。我们一定好好学,把咱们的手工艺品做得更好。”
离开手工艺品加工厂后,王大山又来到了村里的合作社。
合作社里,老李正忙着指挥工人们搬运刚收获的农产品。
王大山走上前去,说道:“老李,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老李擦了擦汗,笑着说:“王支书,今年收成还不错,比去年又增产了不少。不过,我也有点担心,咱们的农产品虽然产量高,但价格一直上不去,利润空间有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