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氏族根基,教育,思想教育

而且,氏族对地方的掌控,远超常人的想象,真想搞钱,法子有很多,有条条框框律法约束的盐业,并不是太原王氏能找到的最赚钱的法子!

房俊深吸了口气,看来不拿出来点真东西,还真糊弄不过去了。

“氏族最大的底蕴在于人才的输送!”

每个坐上皇位的人,都因为氏族盘根错节的势力而头疼。

隋炀帝无道,但却并不昏庸,为了抵抗氏族盘踞朝堂的势力,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网罗天下有用之人为己所用?

隋炀帝的想法很好,他想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来抵抗氏族,甚至取缔氏族在国朝内的地位。

可他虽然不昏庸,但是无道,宏图未展,江山已然倾覆。

“虽然我大唐沿袭了隋朝科举制度,但真正能通过科举招募到的人才,可谓是寥寥无几!”

古人读书,凭的是先生的言传身授。

一个县城里,能找出来几本书都能数得过来,想要自学成才,那无异于痴心妄想!

穷人读书,本就是件难如登天的事,不说别的,就笔墨纸砚这一套下来,有几个穷人能承受的住?

而读书有成的穷人,更是少之又少。

极少数读书有成的人,科举放榜之前,就会被各个氏族所招揽,能轮到朝廷选用的,那都已经是各大氏族中人了。

“所以,要想彻底瓦解氏族的根基,就得从教育入手!”

“教育呢,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的普及度,另一个方面是思想教育的方向。”

“氏族方面,教育的普及度就很高,因为各个氏族中都有属于他们族人自己的私塾,而这些私塾,只提供给氏族子弟读书求学。”

“相比之下,普通百姓的求学之路就要难的多,一般的州府郡县,有几所私塾都数的过来,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资材的稀缺,市井当中,有能力教书的先生很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穷人根本就没钱去私塾读书!”

“这样一来,在求学之路上,百姓与氏族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是教育的普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