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他的这句回答,还暗含了别的意思?
李善道看着郭孝恪微微笑着的面孔,只觉他像是有些许的神秘莫测了。
打了个哈哈,李善道深有同感地说道:“魏公之威德,於今在海内日隆!”一副畅望前景的模样,笑道,“长史,你我何德何能,在此乱世,有幸追从魏公?魏公厚恩,唯以死效之!”
“将军大概不知,魏公私下里,夸奖过将军多次。魏公屡曾言说,大海寺北那一仗,将军与他共统兵设伏於林中,将军部军纪严明,临战勇不可当,以将军之姿,汉卫、霍之属也!”
李善道压根不信李密会给自己这样高的评价,然郭孝恪这么说了,他就姑且信之,惶恐答道:“卫、霍者,千古名将也!善道出身寒门,不识兵法,怎敢得魏公此般谬赞?”
“魏公识人多矣,轻不赞人,既此般赞你,将军在魏公心目中的地位可知矣。”
李善道说道:“是,是。魏公恩德,善道无以为报,只能以此躯报之!”
“将军,努力吧!魏公对将军已这等欣赏,等打下黎阳仓,将军又将为我军增粮千万之石,将军在魏公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只会更加的重要。以魏公之仁厚,将来大业成后,出将入相,公侯之封,於将军言之,获之易哉!”郭孝恪勉励地说道。
怪了,原本不是在说赵君德么?话题怎么自然而然的就转到这儿了?
回应着郭孝恪的微笑和勉励,李善道肃然答道:“善道读书不多,亦知‘忠义’二字,为臣当忠,待友当义。将相之擢、公侯志封,非善道敢望,不愧‘忠义’,善道心愿足矣!”
“好啊,好啊!魏公没看错人,果然是忠义李二郎!”
谈谈说说间,正在李善道愈渐感到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越来越感到尴尬时,高曦等相继驱马返回,分别向李善道禀报,他们各营的部曲已经安排妥当,可以准备进战了。
午时已过,时当未时末。
后世两点多钟的时候。
李善道与郭孝恪等移步来到临时搭起的指挥高台。
两人的将旗在台边竖下。
杨粉堆等所领的传令兵,牵着马,聚在台西;约百人组成的金鼓队,列在台东。
焦彦郎等统带亲兵数百步骑,阵於台后。
侯友怀、李良等一干帐下从吏侍从李善道、郭孝恪两人的左右,陪立台上。
蓝天白云,大伾山为背景,李善道冲着北边数里外的仓城、黎阳县城方向,观望了下络绎进军到仓城外、黎阳县城外的各部,举将起手,朗声下了命令:“击鼓、扬旗,攻城!”